专家解析如何加强与深化两岸金融合作
2012海峡两岸经贸论坛传出消息,厦门获准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与深化两岸金融合作。海西2012两岸经济及金融研讨会上不少专家都提出了海西经济区作为台资金融机构进入大陆市场的桥头堡的地位,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相比于两岸经贸往来的密切度,两岸金融合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两岸金融合作的起步相对较晚,比两岸的贸易和投资起步晚了20多年,而且中间还有很多原因,有长时间的停滞。金融业是一种高度管制性的行业,这个行业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台湾方面对开放金融领域是非常的小心翼翼。两岸在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大陆可以给台湾六项金融业的早收项目,台湾只给予大陆一项。大陆的银行经许可以后,可在岛内设立办事处,满一年可以设立分行。相比较而言,远远不如大陆给台湾金融业所提供的优惠。
2011年底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根据这个总体部署,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是大陆对台金融合作的一个重大的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厦门是这个项目的载体,先行先试。海西区也一样,它的出台就标志着海西区建设与福建省对台工作,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海西区发展战略,它也是国家战略和中央对台工作的有机组成,在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阶段,中央建设海西区的战略考虑,不仅在经济层面发挥两岸经济合作的功能,同时还发挥福建省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特殊优势,使海西区与台湾进行交流合作,进行政策、体制、制度方面创新,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海西区可以更好的发挥先行先试功能和示范作用。
由于两岸政治互信不够,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目前双方要加强金融合作,互相都要开放,但大陆给台湾的金融企业提供优于外资的金融准入政策,而同时台湾对大陆金融机构的限制却远远多于外资金融机构,这就不太合理。虽然台湾方面称是因为大陆的金融机构规模太大,但美日也有同样规模大的银行,但台湾方面的限制并不多。要平等对待双方的金融开放,这样的前提就是双方还是要增强政治互信,不要随时以一种敌对和提防的心态来处理。要进一步的推进两岸的金融合作,其实双方都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尤其是台湾方面。
两岸金融合作前景广阔,比如中小企业融资,台湾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在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当中为大陆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个人经营业务的合作,台湾银行在个人贷款、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双方可共同合作。在结算、清算的业务合作方面,两岸银行可以考虑跨境贸易结算当中可使用人民币,这样可以更好地为两岸企业提供服务。(朱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