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医师:越胖越易患尿路结石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团队临床统计研究发现,肥胖是造成尿路结石的危险因子,肥胖者尿液偏酸性,发生尿酸结石风险性是常人的4.35倍。
高雄医院泌尿科团队今天召开记者会,公开发表“高屏907名尿路结石病患分析,探讨民众肥胖对尿路结石发生的危险性探讨”临床统计研究成果,由医师李威明公布肥胖者易生尿酸结石的结论。
他说,由周以和教授领军完成的研究成果,8月将在国际泌尿肾脏学领域知名杂志“泌尿科学研究”(Urological Research)刊载。
李威明说,他诊治尿路结石患者中,38岁陈先生、身高188厘米、体重131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37,超出标准24甚多,近因左侧腰部酸痛至高医就诊,陈先生主诉过去有结石病史,水分摄取量不足,检查发现左侧中段输尿管结石合并肾水肿,经内视镜碎石摘石术取出结石,化验成分是草酸钙。
李威明表示,分析907名尿路结石病人,仅有27.7%的病人拥有理想体重,有33.5%的病人体重过重(BMI值24至27间),38.8%病人属于肥胖族(BMI超过27)。人愈胖尿液愈酸,减重可预防尿路结石。
他表示,体重过重或肥胖一族尿路结石病患,尿液酸碱度偏酸,易生成草酸钙和尿酸结石。过重者产生尿酸结石危险性会比常人增加3.28倍;肥胖族风险性更高达4.35倍。
除了肥胖之外,造成尿路结石的高风险因子还包括男性、年纪超过50岁、流汗多或气温湿热高温生存环境、饮水量不足等。
他说,尿路结石依患处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等,病患复发机会相当高,每年复发率增加10%,5到10年内约有半数病患会再复发,预防尿路结石复发很重要,包括每日饮水量需维持2000cc以上,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饮食少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及盐等。
李威明提醒说,尿路结石患者有的无症状,有的出现剧烈腰腹痛、血尿、恶心呕吐、尿路感染发烧、排尿障碍等,最严重者让肾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尿毒症及洗肾急重症,保持正常体重不仅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能降低尿路结石发生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