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愉快的吃面经历,让我对台湾的牛肉面多了关注,才发现牛肉面的发展历史浸透着浓浓的台湾情感和文化。
50多年前的台湾,许多当地人是不吃牛肉的,更不用说牛肉面了。那时,牛肉是昂贵且不常见的食材。而且,乡村里用牛来耕种,为了感恩牛的辛苦和帮忙,农民不忍食用牛肉。直到国民党老兵迁台后,因思念家乡,开始制作牛肉面。在不同文化融合下,台湾当地人不但接受了吃牛肉和牛肉面,后来还把牛肉面变成了本土小吃,不断创新,推向了世界。
牛肉面,俨然成为了台湾的一张名片。
从2005年开始,每年入秋,台北国际牛肉面节便拉开序幕。这场热闹的嘉年华,可持续3个月,不论是一碗80元新台币的牛肉面,还是一碗上万元新台币的超豪华牛肉面,台湾的达官贵人、普通百姓都喜欢吃牛肉面,都会去捧场。在热腾腾、香喷喷的牛肉面面前,所有的肠胃都一样平凡。
朋友告诉我,在台湾,吃牛肉面非常讲究。
[责任编辑: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