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媒:应精准判读岛内狂犬病疫情

2013年08月02日 14:4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日前,台当局“农委会”确认台东那只钱鼠带有狂犬病毒,引起岛内恐慌。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犬只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全台已出现民众弃养宠物的狂潮,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恐将导致疫情出现变数。对付狂犬病,防范之道唯有诚实与谨慎,民众被不明动物咬伤应立刻急救并施打疫苗,主管单位也应开诚布公,切勿企图掩盖真相。

  社论摘编如下:

  不出所料,以台湾人民遇事之易于恐慌及过度反应,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犬只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全台各地已出现了民众弃养猫狗等宠物的狂潮。这种不负责的行为若不能有效遏止,只会使狂犬病疫情出现更多无法预期的变数,甚至导致失控。  

  台当局“农委会”确认台东那只钱鼠带有狂犬病毒后,让科学解读变得更加复杂。为何这波狂犬病毒集中发生在鼬獾和钱鼠身上?其病毒源头为何?其病毒若侵入另一物种,能不能继续存活?这些问题必须解开,当局防疫工作才能有效对症下药。  

  台湾在1959年的最后一例狂犬病纪录后,迄今仅出现3例境外移入病例,超过半世纪不曾有过本土狂犬病例;因此,对狂犬病陌生是必然的,当然也缺乏监测或病理研究。因而,在农政单位骤然宣布鼬獾检体验出狂犬病毒后,台湾随即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狂犬病疫区,确实让民众感到措手不及。  

  人体若遭狂犬病毒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几达百分之百,确实可怕;但别忘了,这个数字有其前提:例如,感染者因体质不同,被咬后平均发病率只有3成;且人感染狂犬病超过90%是被“狂狗”咬伤(台湾境外移入3例皆是),其余则是遭带有狂犬病毒且已发病的猫抓咬。来自鼬獾、钱鼠等其他哺乳类动物传染的病例,少到几乎可以忽略。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会感染狂犬病毒,这是事实;但能将狂犬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只有“食肉目”的犬、猫、鼬、灵猫、浣熊等五科,及“翼手目”的蝙蝠。狂犬病毒进入这些动物宿主体内后,会分裂、增生,且具“保毒”作用,并在发病后有机会将病毒传染给人类。  

  但必须厘清的是,不同的狂犬病毒株各有特定宿主,会传染给另一物种的机率极小;即使传染给其他物种,病毒也无法增生存活。因此,狗咬了带毒的鼬獾,并不会成为病毒新宿主。至于台东咬伤妇人的钱鼠虽确认带毒,但应不具“保毒”能力;至少,根据文献记载,这种案例几未发生过。

  钱鼠因在民间传说中被视为招财之兆,而逃过人类的追杀;因数量庞大,与人居环境的障碍较少,在确认牠带毒下,可能引发新一波的恐慌。“世界卫生组织”曾检验上万只住宅区啮齿动物,并未发现啮齿动物有感染狂犬病现象,这说明啮齿动物不具担任狂犬病毒宿主的条件。至于属“食虫目”之钱鼠,专家认为,过去全球尚无钱鼠感染狂犬病的报告,像台东这只染毒钱鼠比起一般老鼠更在食物链之底层,散播狂犬病毒的能力应该不大。  

  狂犬病疫情卷土重来,严格考验了防疫体系对陌生病毒的防御能力,这对秋天H7N9禽流感将重返台湾具有操兵作用,也可趁机检视防疫体系需要补漏之处。  

  首先,防疫编组专家成员应扩大层面。此次狂犬病疫情判读及防疫指挥主要是农政、公卫体系在操作,应增加演化、兽医学专家,及具实务经验的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中心等单位;且须对专家做精确的专长建档,才不致再发生判读疫情不到位的缺失。其次,迅速的国际资讯交换及经验借镜。第三,对宠物恐慌性弃养潮的迅速补漏。近日各地的宠物弃养增加了3成以上,其中不少是流行浪头上的明星宠物,这是对动物的冷酷剥削。再如坊间盛行的另类宠物,如雪貂、穿山甲、刺猬等,因为离开原生地或繁殖场过度繁殖,原就体质孱弱,在狂犬病阴影笼罩下,往往难逃弃养命运。这些稀有宠物,绝大多数是走私与夹带进口,海关、海巡人员不具备野生动物专业固是原因,但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当局相关单位执法的漫不经心。若任由动物弃养成灾,这波狂犬病灾情恐会更雪上加霜。  

  对付狂犬病,防范之道唯有诚实与谨慎,民众被不明动物咬伤应立刻急救并施打疫苗,主管单位也应开诚布公,切勿企图掩盖真相。如此,我们的防疫网才能发挥遏阻及保安的效果。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