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桥再也望不见那西山”
去年底,热闹非凡的什刹海畔开始围起路障,按理说市政施工在这座城市司空见惯,但这一次却众说纷纭。原来,施工的地点正是老北京的“心尖儿”——中外驰名的银锭古桥。一时“银锭桥要被拆除”的谣言四起,扼腕叹息之声不绝于耳。北京人谁不知道“银锭观山”呢!
好在是虚惊一场。其实这座五百岁的老桥在接受“手术”治疗——由于桥基常年浸泡水中,且负荷过重,桥体出现裂缝,2008年7月,经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检测,该桥被评定为危桥,急需修缮。如今再走到什刹海畔,看到古桥已修葺一新,桥身已完全修复好了。
其实这次银锭桥大修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而历代对于银锭桥的修整与建设,更是数不胜数。什刹海畔前后有过的桥梁不下十座,如西海的德胜桥、李广桥,前海的西步粮桥等。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桥有的变得少人行走,有的甚至就被拆除了。而银锭桥,却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地位,长盛不衰。
银锭桥何日修建?据《明史》记载,永乐十八年以前已划定北京城内街道格局,凡遇跨河处必然修桥。据此推断,该桥建成年代应在明成祖永乐年间,其桥面为穹隆形,为便于前海、后海间通船。因为酷似元宝银锭的形状,因此得名银锭桥。大修后,桥两边的护栏外侧仍清晰刻印着著名史学家单士元先生手书“银锭桥”三字的隽秀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