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革命老区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县白石渡镇境内发现始修于清代光绪年间的粤汉铁路桥梁、隧道遗址6处,保存完好。
据宜章县文物管理所介绍,此次宜章县发现的粤汉铁路遗址白石渡路段北到太平里乡的小溪车站,南接白石渡镇南面的湘粤边界的粤北新岩下车站,总长约20余公里。
现铁路遗址线上还保存有钢筋水泥结构的风吹口桥(长100米)、燕塘桥(长80米)、省界桥(长126米)铁路桥梁3座、隧道遗址3处(隧道长均为数十米)、护坡遗址多处。铁路桥梁宽为6米,高均为50余米,桥为三孔,高大耸立,气势磅礴,横跨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白沙河两岸山崖之上。铁轨早些年已被铁路部门拆走,仅剩平整的路基,仍可通行小型车辆和供两地边民行走。在每座铁路桥的主拱中央两面侧壁有水泥阴刻“民国二十五年 风吹口桥 凌鸿勋”等字样。
据考证,粤汉铁路从广州至武昌全线长1059.6公里,从1906年开始动工到1936年竣工。宜章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肖建斌介绍,粤汉铁路宜章段还见证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历史,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粤汉铁路防线时,曾有160多名铁路工人加入红军队伍。(记者陈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