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化
 
和“鼠”一起上心灵灯台

  时间:2008-01-31 17:12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新派紫砂的造型别致,图为鲍利安监制的福鼠壶
高景林作品《鼠趣图》
齐白石的鼠画图案出现在金币中
图为汪华艳制鼠泉壶
窦锡珍的绘画作品《聚宝盆》,巧妙地运用了老鼠的图案
潘若骏的书法,展示了“鼠”字的几种写法

  鼠年玩鼠——鼠题材藏品趣话

  据说地球中老鼠的数量比人类要多多了,也就是说,无论你拿不拿它当朋友,它至少也可以算是人类的“亲密伙伴”了。而中国人对待老鼠的态度恐怕又是最善意的,而且这种善意持续了几千年。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我们把鼠排在了十二生肖中的首位,正所谓“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头”。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鼠的形象也早已脱胎换骨,演化成一个具有无比灵性、聪慧、神秘的生灵。随着鼠年将至,在形形色色的艺术品中,鼠的造型与形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可爱。据说,随着鼠年的到来,连宠物市场中的宠物小鼠都身价倍涨,更何况这些寓意美好的鼠题材的艺术品了。所以讲,无论是专业收藏,还是业余玩票,鼠年玩鼠,都是大有玩头。

  生肖鼠在十二生肖中排行老大,位尊第一。关于鼠在十二生肖中占居首位的说法也有很多。有人认为是鼠的形象有独特之处:它的前两足的足趾各为四趾,后两足的足趾各为五趾,奇偶同体,连接阴阳,从而成为时辰的物化象征,为计时之首。古代将每天分为十二时辰,子时为第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晚上11点至凌晨1点间。而子时又正值新旧两天的交替之时,也符合老鼠的生活习性。古语有云:“自混沌初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传说天地之初,混沌未开。老鼠勇敢地把天咬开一个洞,太阳的光芒终于出现,阴阳就此分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述的“鼠咬天开”。

  鼠题材书画 趣字当头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文人墨客们一直以鼠为趣,这和传统文学中对鼠的描述也是分不开的。鼠的形象与象征意义不断地出现在艺术作品中。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阿汉》一篇,把人鼠相爱写得优美动人,而老鼠更是被刻画得深情与可爱之至。还有那首孩子们都烂熟的儿歌:“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小老鼠那可爱的形象,在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成为艺术家的表现素材。

  在中国绘画中,虚谷、齐白石等大家都曾以鼠为题材,创作过大量的作品,那些画面中小鼠活灵活现,可爱动人,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情趣,与对这种小动物的怜惜之情。鼠题材的绘画往往是幽默的,机智的,蕴含着艺术家的智慧。

  鼠题材文玩作品 图腾寓意

  在中国民间中,鼠是有灵性的,因为鼠的生命力强,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财神、多子多孙和人丁兴旺的象征。

  我国民间的一些地方,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着关于动物的原始崇拜,其中就有老鼠。而民间传说中有关老鼠的创作,有名的当数“老鼠娶亲”,这种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无论在民间美术,还是在文玩作品中,一直存在着老鼠的形象与造型。在玉雕,砚台,尤其是紫砂作品中,鼠的形象有很多,随着近年来艺术水平的发展,这些形象也越来越美观,越来越现代。

  鼠题材邮票钱币

  方寸虽小来头大

  玩邮票的朋友们都知道,算上今年年初发行的“戊子年特种邮票”,中国的鼠年生肖邮票到现在已经发行到第三轮了,第一枚是1984年发行的“甲子年特种邮票”。一直以来,生肖邮票都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追捧,每次发行时,都会在集邮公司门口排上长长的队伍。今年还有一个小插曲是,今年年初公开发行的2008年鼠年首日封由于将“老鼠嫁女”印作“老属嫁女”,一字之差让这枚2.2元的《戊子年》特种邮票首日封价格翻到几十元一枚。不过专家分析,这枚“错邮”由于仍被允许继续流通并不回收,近期升值空间不会太大。另外,金银币也是众多藏家所关注的,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10月份发行的2008年中国戊子年金银纪念币,也有可爱的鼠造型,正可谓“金鼠银鼠”,真是名贵呀。

 
编辑:董洁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