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在北京地铁几个主要的站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咨询台上摆着volun—teer(志愿者)的牌子,旁边是为乘客提供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全部来自大学的英语系,他们在几个客流较多的地铁站摆下咨询台,为外宾提供指路等服务。这也可以说是大学生志愿者们为迎接北京奥运的一次练兵。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招募活动自8月28日正式在北京启动以来,招募和培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据悉,我国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所需的志愿者包括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两类,其中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7万人,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3万人。同时,奥运场馆外还需要数10万城市志愿者分布在全市各个主要交通枢纽、旅游景点、饭店宾馆、商铺市场等场所,提供文明督导、交通协管、治安联防、指引向导、翻译接待、导游导购和医疗救助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
奥运会志愿者活动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诸如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友爱等,都可以通过志愿者完美地体现出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官方报告中为奥运志愿者下了清晰的定义:“奥运志愿者是一个在奥运会这个组织里,对集体和个人作出利他承诺的人,他承诺将尽其所能完成交与他的任务,并且不接受金钱或奖品等类似性质的奖赏。”志愿者的工作是辛苦的,他们每天工作约8小时,在每个工作班次里,志愿者必须坚守各自的岗位,大多数志愿者看不到比赛,甚至连电视也看不到。在志愿者工作期间,除工作时间内的餐饮和市内特定区间的公共交通免费外,其他一切住宿、餐饮、交通费用自理。如此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吓退他们。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人认为能为奥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北京某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表示,自己愿意放弃暑假休息时间,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因为这将是他一生中非常难忘的经历。一位60多岁的老人也在询问城市志愿者的报名情况,希望为奥运出一份力。截至10月末,北京地区赛会志愿者的报名人数已突破22万,足见北京市民对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
奥组委专家认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仅仅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知识,包括奥林匹克的基本知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基本知识以及志愿服务的基本技能等,这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北京奥组委将联合有关部门采取“面授+网络”的培训模式,通过网络方便那些不能直接参加面授的申请人接受培训。另外,由于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主体为大学生,北京奥组委将努力推动志愿者培训与高校自身教育相结合。由于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包括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志愿者和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的志愿者,因此,北京奥组委十分重视对志愿者进行为残疾人服务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