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体育-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亚运动态

人民日报:西亚“押宝”田径期待“反攻”

时间:2010-11-23 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2日,卡塔尔运动员费米·塞温·奥朱努德以45秒12的成绩获得了本届亚运会男子400米决赛的金牌。赛后,他身披鲜艳的卡塔尔国旗绕场奔跑,所到之处尽是掌声与欢呼。场边卡塔尔队的教练和队员们热烈拥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1日田径比赛开始当天,被西亚各代表团认为是他们的关键时刻,因为亚运会赛程过半,西亚国家中除伊朗外,总共才获得了3金4银3铜共10枚奖牌,远未达到之前的预期,因此各国都急切盼望着通过田径项目来扭转颓势,再现辉煌。

  在21日当晚,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在田径赛场上就已有所斩获,巴林运动员马赫布卜·阿里·哈桑·马赫布卜获得了男子5000米决赛的金牌,同时该项目其他两枚奖牌也被西亚国家包揽;巴林女运动员贾布里勒还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斩获一枚铜牌。

  西亚国家之所以对田径项目寄予如此厚望,并能言出必行,主要得益于近些年来该地区国家在田径项目上的巨大投入,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上世纪,西亚国家能够在亚运会田径赛场上夺金者寥寥无几,因为本身人口基数就少,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加之训练与配套设施不健全,所以即便是在田径方面极具天赋的运动员,也难以被发现和培养。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西亚各国经济水平的跃升,其政府对于体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大为加强。新建体育场馆、聘请高水平教练、购置先进训练设施以及引进高水平运动员等措施,让这些西亚国家的田径成绩在短短数年间有了质的飞跃。上届亚运会,仅巴林、卡塔尔、沙特三个国家就斩获了14枚田径金牌,其中巴林获得的6枚金牌数甚至超过了传统强队日本,紧随中国之后。然而,亚运会只不过是一个缩影,西亚运动员近年来在各项世界及地区性田径赛事上的出色表现,已经高调宣示他们已迈入亚洲乃至世界田径强国之列。

  据了解,上届亚运会的主办国卡塔尔每年都会投入30亿至4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该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参加此次亚运会的每位田径运动员已经被许诺了高额奖金和优厚的福利保障。沙特也派出了由35名田径运动员组成的最大单项代表团,其在田径项目上“押宝”的决心可见一斑。沙特运动员萨巴是2000年亚锦赛和2006年亚运会的男子跳远冠军,他在赛前坦言,能从沙特国内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说明他宝刀不老,这次来广州就是为了蝉联冠军。

  从本次亚运会田径比赛的参赛名单中不难发现,西亚诸强在各个长度的竞赛项目,以及跳高、跳远、铅球等田赛项目上,均由上届亚运冠军或者后起之秀担当领衔,都具备着问鼎冠军的实力。

  “想变得健康吗?那就跑步吧!想变得聪明吗?那就跑步吧!想变得美丽吗?那就跑步吧!” 这句源于爱琴海的古训一直为西亚人津津乐道。如今,在广州的田径赛场上,西亚各代表团反攻的号角已经响起,期待他们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编辑:王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