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黄帝陵多次,这次再去,感受真有些特别了。
一脚踏上这块土地,就听到了那树叶熟悉的响声。
在正殿外面,一股亲切的乡音迎面而来。小商小贩的声音扑进我的耳朵,那声音和关中话,河南话比较起来,尽管好象舌头打了个弯,鼻音格外地重,但在我这次踏上这块土地时我感到了一种贯通灵魂般的亲切。十八年前,我第一次拜谒黄帝陵,那时关注的是黄帝陵本身,而没有注意过这里任何一个人的声音。可今天,我在这里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同志,你听我口音像哪里人啊?”
“好象好象这里人哪!”这里的老乡这样回答我。这回答完全出乎预料。我有些受宠若惊,我自问:你还是这块地面上的人吗?你离开这地面多年了啊!
从山腰向黄帝陵的最高处拾级而上,望着这熟悉的山坡,我情难自已,张口就飘出一句信天游:亮一亮哪个嗓啦子定一定那个音,我把咱们这二道圪梁梁上唱上几声。我只唱了这么两句。我感觉只有在这里唱了,才意味着我的灵魂和肉体同时回到了陕北,而不唱,则似乎只有肉体回到了,灵魂没有落地啊。但这里再不能多唱一句一字,因为这么庄重神圣的地方,不能让这样的歌声在清晨肆意泛滥开来。
到了埋黄帝衣冠的地方,主持烧香的人说沿着这个土堆逆时针走一圈,表示时光倒流,我们会有一种体验时光倒流的感觉。
走过了天下多少地方,很少有体验时光倒流的场所,但是今天有这样的场景了,我一步一步地体验开来,我向自己的十年前走去,向二十年前走去,向三十年前走去……
走着,想着;想着,走着。 我体验到了欢歌笑语,我触摸到了悲伤泪水。 我向人类历史的纵深处走去,我感觉越走自己越渺小、直至虚无……
多少感慨,多少思绪,阵阵涌上心头。站在这“时间的分水岭”上,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一刻,我明白了:体验时光倒流的场景,既是对人文初祖功绩的深深缅怀,更是对个体生命既往的深深追寻和回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我的完善、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
望着桥山上中国最大的柏树群,我的思维陷进了一个深深的谜底:是冥冥中的什么力量使然,使这里古树成群,茂密参天?八万株古柏树,三万株千年以上的名树,其中正殿门前的那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柏:七抱八扎半,疙里疙瘩还不算,不仅是中华第一古柏,而且被英国人证实是世界第一古柏。是先有古柏群,还是先有黄帝在这里生活?二者之间有无必然的因果的联系?
面对这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第一古柏:我感慨:
历史,以往在我的头脑里总是有些虚幻和飘渺,但今天看到这株树,我有了一种实在的物化的感觉。是啊,这株树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到今天这树活的更加精神,这仅仅是一种自然奇观?
仔细端详,我领悟:这树其实是会说话、有语言、有思想、有文化的树。每一位华夏儿女走到这里,其实在人与树之间展开了一种文明的互动、精神的互动、思想的互动、心灵的互动、古今的互动。这树其实在不断告诉我们民族的密码、历史的密码、生活的密码、文化的密码,告诉我们黄帝的密码、告诉我们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密码。
一丝微风拂来,这树叶响动起来了。这是远古黄帝心灵的感应,还是其灵魂对我们说话?我想兼而有之啊!你看:所有的游客,不论何种肤色,何种年龄,在这树下是何等的虔诚啊!他们用耳朵用心灵承接历史的声音,承接历史告诉未来的声音。
这树叶的声音响动了起来了,越来越清晰。这分明是你的声音,我的声音,他的声音,这分明是我们追赶日月的声音,这分明是海外游子思乡吟唱的声音啊!这些来自广阔空间的声音全部聚合到这树梢上来了啊!
这树集合了中华五千年的声音; 这树集合了所有中国人的声音。 这种声音只有在这株树下我们才会引起持久和强烈的共鸣。
听到了这种声音,其实你就已经听到了黄帝当年开创文明的声音。 听到了这种声音,其实你就已经听到了历代先辈奋进开拓的声音。
聆听过这样的声音我们就有了凝聚之气、攀登之力、超越之劲。 这树叶的声音越来越响,向四周扩散而去。
这树叶的声音越来越美,是美的天籁之音,是美的集合之音,听了会有舒坦之感,厚重之感,壮实之感、奋进之感。
走在这古柏树群中,人顿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你感到了一种明显的气场:庄重、幽思、静默、心洁、神圣、凝聚。这显然和祭祀黄帝拜谒黄帝陵是天然的和谐的统一的氛围啊,是苍天显灵有意而为,还是大地有情着意使然?走在这古柏树群之间,你只要心中那怕有一丝拜谒黄帝陵的情结,你都会回首自己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走过的路:洒下了多少汗水,取得了多少业绩。
我独自在黄帝陵的正殿面前漫步,观察一群一群的游人进进出出。其中一位年轻导游的一句话语飘到了我的耳畔:“将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碑廊里会竖起一块台湾回归祖国的纪念碑”,这话引来了游人的驻足、倾听、掌声。
我注意到了正殿里的一景一物,但我格外注意起了那正殿上面的“人文初祖”的牌子,其匾文于1938年夏立,由国民党元老程潜书写。我脑子里冒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用程潜的书法,一是这四个字中巧合的是有我名字中的两个字。对于前者,我想有多年来人民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的期望所在心愿所系,是集体情结民族情结使然。对于后者,则似乎太个人化太不值一提了啊,但我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该走好自己的路,无愧自己,无愧名字,无愧先祖。
回望正殿前的“人文初祖”四个字,我突然明白,我名字有两个字和其巧合仅仅是表象和形式而已,其实,我们的脉搏,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皮肤,我们灵魂和这人类文明的首创者者黄帝是内容上的本质上的核心上的一致,而这比巧合比偶然更具有和谐更具有实质更具有意义啊。是啊,我们传承着黄帝的脉搏和血液,那树叶的每一声声响都召唤着我们血液的沸腾都调集着我们力量的迸发!
漫步正殿,我再次有意问身边的两位年青导游,我问他们:“你们看我象是哪里人?”
“你好象好象这里人啊!”他们同时回答。 “我是这里人吗?” “反正你是这块地面上的人!”
这回,我面对这块土地上的后辈的回答我默认了。我知道了,因为我的人生的根本来就在这块黄土地上,我要人为斩断和刻意拔掉显然是难以办到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身上布满了祖先的基因、我的血管里流动着祖先的血液。
“中华第一柏”树的枝叶响动起来了,这好象始祖的集合的号声;满山的枝叶响动起来了,这好象千军万马飞奔。
(来源:先锋旅游网 王祖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