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首艘仿古打造的明郑时期商战两用船舰“台湾成功号”4日首航,从台南市安平渔港航向鹿耳门溪口的途中,一度升起风帆,展现“台湾成功号”的全貌。图片来源:台湾“今日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12月4日消息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首艘明郑(郑成功)时期商战两用船舰“台湾成功号”4日首航,船队从台南市安平渔港向300多年前郑成功登台的鹿耳门溪口行驶,重现大航海时代台海的历史场景。
报道称,被命名为“台湾成功号”的台湾船,上午停泊在安平渔港,由台南市长许添财亲自到延平郡王祠迎接郑成功神像到船上安座,再和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李安共同为台湾船揭开红布,正式启航。
“台湾成功号”上午8时45分出航,航向鹿耳门溪口,台湾船后面紧随着数十艘各式船只,浩浩荡荡穿过台南沿海,天空则有台警方直升机编队戒护。
“台湾成功号”历史性航程,前后约半小时,海面风浪不大,航行未遇任何阻碍。可能是逆风的阻力太大,船上风帆升起时间不到10分钟,船只前进只能用辅助动力显得有点美中不足。台媒称,抵达鹿耳门溪外海后,多艘胶筏从溪口驶出迎接,将船客送到陆上,郑成功神像也被请下船,送往溪口供奉祭祀郑成功的镇门宫,整个航程很顺利。
由台南市政府打造的“台湾成功号”,是根据日本平户市松浦史料馆收藏的清康熙年间遗留图形,以1比1方式复原打造,由台当局“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补助新台币8000万元,2008年11月在安平港区林默娘公园兴建厂房动工,今年5月1日在台南市安平港下水。
报道指出,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台湾成功号”将环岛一周,预定再航行至郑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户市、福建省泉州南安练兵地、金门出兵地及澎湖海战地。
“台湾成功号”全长29.5米,面宽7.26米,重约300吨,排水量150吨,是17世纪明郑时期的商战两用船舰,当时无动力,仅靠风力行驶。(中国台湾网 刘海伟)

台湾首艘仿古打造的明郑时期商战两用船舰“台湾船”4日首航,从台南市安平渔港航向鹿耳门溪口,重现大航海时代台海的历史场景。图为启航前停泊在安平渔港。 图片来源:“中央社”

台湾首艘仿古打造的明郑时期商战两用船舰“台湾船”4日首航,从台南市安平渔港驶抵鹿耳门溪外海后,由市长许添财(中穿救生衣者)将郑成功神像抱下船。 图片来源:“中央社”
相关报道:

复原的“十七世纪台湾帆船”。图片来源:舟山市台办

十七世纪台湾帆船
中国台湾网11月29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由台南市政府复原打造的明郑成功时期商战两用船舰——“十七世纪台湾帆船”,将于12月4日首航,从台南市安平港航行至鹿耳门溪口,重现300多年前郑成功登台场景。
报道称,这首艘“台湾船”,是根据日本平户市松浦史料馆收藏的清康熙年间遗留图形,以1:1方式复原打造,由台当局“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补助新台币8000万元,2008年11月在安平港区林默娘公园兴建厂房动工,今年5月1日在台南市安平港下水。
“台湾船”下水后,再运上岸进行“优化工程”。台南市长许添财今天召开记者会宣布,台湾船将于12月3日首度驶出安平港试航,12月4日首航,从安平港航行至鹿耳门溪口郑成功登陆地。许添财说,台湾船明年将环岛1周,再航行至日本平户市郑成功出生地、福建省泉州南安练兵地、金门出兵地、澎湖海战地。
许添财表示,自从郑成功结束在台湾的统治,300多年来“台湾船”就从历史上消失。如今“台湾船”首航,开启台海史新页,且未登台先轰动,连在台湾岛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西班牙,都希望“台湾船”航行到西班牙。
台南市府说,操控“台湾船”的团队已经组成,这艘船主要动力是风力,但仍有辅助推进器,台南市府已聘请2名大陆专家担任操舵顾问,以利“台湾船”航行。
报道称,台湾船全长29.5米,面宽7.26米,重约300吨,排水量150吨,是17世纪明郑成功时期的商战两用船舰,当时无动力,仅靠风力行驶。(中国台湾网 刘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