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真知力行,仁心仁术 |
创校 |
1975年设立阳明医学院 |
类型 |
医学大学 |
校长 |
吴妍华 |
所在 |
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农街二段155号 |
校园 |
郊区 |
面积 |
49.63公顷 |
系所院 |
06学院,07学系,28研究所,25研究中心 |
教员 |
393人,教授141人,副教授110人,助理教授79人,讲师27人 |
学生 |
4,296人,本科学院1,905人,研究生院2,391人 |
阳明大学简称阳明、阳大,是一所以医学、生物科技、生命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前身为1975年设立的阳明医学院,现址位于台北市北投区石牌地区。该校现设有医学院、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院、牙医学院、护理学院及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学院六个学院,二十八个研究所(十九个博士班)。
校史
阳明医学院时期
1971年1月26日,台当局正式核准筹设该校,定名为“阳明医学院”。由台当局“教育部政务次长”孙宕越兼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成立“阳明医学院筹备处”,副主任委员宋达为筹备处主任。由辅导会将台北市北投区唭哩岸公有山坡地32甲无偿拨用,另增购民地3.9568公顷,核定招生医学系学生120名,全部学生给予公费四年,毕业后由当局分发各公立医院及卫生医疗机构服务四年。
1974年:实验大楼竣工,是为该校第一栋建筑。与荣民总医院间的隧道完工通车。
1975年:1975年5月15日正式决定聘请韩伟博士为首任院长,订为校庆日。阳明医学院于197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并参加大学联合招生。
1976年:增设牙医学系。
1978年:“阳明十字军”首次正式展开活动。
1979年:“偏远地区卫生医疗服务队”第一次出队。图书馆落成。增设医事技术学系。
1980年:神经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奉准成立,是该院第一个研究所,同时也是台湾首创的此类研究所。
1981年: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硕士班,时为台湾唯一的免疫学研究所。
1982年:医学系首届毕业生完成分发,于6月19日举行毕业典礼。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班。
1983年:增设学士后医学系,学制为5年。
1984年: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1985年:与荣民总医院家庭医学科合作共同规划八里群体医疗执业中心。增设生理学研究所硕士班、药理学研究所硕士班、公共卫生研究所硕士班。招收首届学士后医学系自费学生。
1986年:增设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护理学系。
1987年: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班。学士后医学系停止招生。
1988年:增设遗传学研究所硕士班、解剖学研究所硕士班、复健医学系。
1989年:增设医务管理研究所硕士班,为岛内公立大学院校第一所医务管理研究所。
1990年:护理学系开办“在职护理人员学士学位进修班”。
1991年:增设生理学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传统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1992年:举办第一届“全台高中生医学营”。增设药理学研究所博士班、遗传学研究所博士班、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护理研究所硕士班、卫生福利研究所硕士班(为岛内首创的此类研究所)。复健医学系改名为物理治疗学系。
1993年:增设社区护理研究所硕士班,为台湾首创。增设口腔生物研究所硕士班。“在职护理人员学士学位进修班”改为“夜间部护理学系”。
阳明大学时期
1994年:7月1日改名为“阳明大学”,计有医学院、医事技术学院(包括医事技术学系医事检验及放射技术二组、物理治疗学系、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及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生命科学院(包括神经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三个学院及岛内首见的院级通识教育中心,共有6个学系与19个研究所。增设生物药学研究所硕士班、寄生虫研究所硕士班、环境卫生研究所,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5年:“医事技术学院”更名为“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增设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硕士班、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1996年:护理学院成立。增设生命科学系。增设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7年:首度办理推荐甄试入学面试。
1998年:增设传统医学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虫学研究所博士班、环境卫生研究所硕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医事技术系放射组改制为医学放射技术学系,医事技术系医事检验组改名为医事技术学系。
1999年:增设物理治疗研究所硕士班。“荣阳基因体定序团队”正式对全世界公布台湾第一个百万碱基人类基因体定序资讯成果,成功排出人类第四号(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成为全球从事人类第四号染色体定序团队中,首先排出最长DNA序列的研究团队。
2000年:荣阳团队公布完成第四号染色体千万碱基定序。增设临床牙医科学研究所博士班、物理治疗研究所硕士班、卫生资讯与决策研究所硕士班、医务管理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报奉延后一年招生)。“解剖学研究所”更名为“解剖暨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为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两组。
2001年:牙医学院正式成立。增设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复健科技辅具研究所硕士班。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牙医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合并为“临床牙医学研究所”。
2002年:与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等三所大学共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增设口腔生物研究所博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班、生医光电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2003年:医学系首度办理外籍学生招生。增设生物药学研究所博士班、护理学研究所博士班、生物资讯研究所硕士班及博士班、急重症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2004年:增设环境卫生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名为“热带医学研究所”。医事技术学系更名为“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
2005年: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名为“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增设物理治疗学系暨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明定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为该校教学医院。
2006年:生命科学系、遗传学研究所合并为“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科学研究所(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医学放射技术学系、放射医学科学科学研究所,合并为“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增设生医光电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卫生福利研究所博士班、脑科学研究所硕士班、护理学系暨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2008年:1月1日,原宜兰医院正式改名为阳明大学附设医院。
历任校长
阳明医学院
韩伟(1973年5月-1984年6月)
于俊(1984年6月-1990年6月)
韩韶华(1990年6月-1994年8月)
阳明大学
韩韶华(1994年8月-1996年6月)
张心湜(1996年6月-1999年6月)
曾志朗(1999年6月-2000年6月)
吴妍华(2000年6月-至今)
学院、学系及研究所
医学院
医学系
社会医学科
临床医学研究所
传统医药学研究所
急重症医学研究所
生理学研究所
药理学研究所
热带医学研究所
解剖学暨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研究所
医务管理研究所
卫生福利研究所
环境卫生研究所
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
脑科学研究所
牙医学院
牙医学系
临床牙医学研究所
口腔生物研究所
生物医学暨工程学院
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
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
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
物理治疗暨辅助科技学系暨研究所
医学工程研究所
复健科技辅具研究所
生医光电工程研究所
护理学院
护理学系暨研究所
临床护理所
社区护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院
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科学研究所
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
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生物药学研究所
人文与社会科学院
科学与社会研究所
心智哲学研究所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
性别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中心
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免疫学研究中心
社区医学研究中心
荣阳基因体研究中心
生物资讯学研究中心
蛋白体研究中心
生医光电跨领域研究中心
细胞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社区医学研究中心
社区护理示范中心
运动医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爱滋病防治与研究中心
卫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
心脏血管疾病研究中心
书田泌尿科学研究中心
惕吾肝病研究中心
实证基础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医学工程研发中心
新药研究中心
人工关节研发中心
辅助科技研究中心
创新育成中心
脑科学研究中心
干细胞研究中心
学校网址:http://nymu.web.ym.edu.tw/front/bin/home.phtml
联络信息:11221 台北市北投区立农街二段155号 电话: +886-2-282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