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二度请辞 刘兆玄被赞是真汉子

  时间:2009-12-30 17:09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刘兆玄

 

  刘兆玄年轻时曾与兄弟共同以笔名“上官鼎”从事过武侠写作,也因其侠义、刚毅的性格,一直被称为台湾政坛的“刘大侠”。去年国民党胜出“大选”,受邀出任“行政院长”。

  全球金融海啸速度迅猛,台湾因是出口导向,经济严重衰退。刘兆玄及其行政团队沉稳应对,迅速展开多项“救经济”措施,包括扩大公共建设、发消费券、补助近贫方案等。马英九执政届满一年之际,岛内股市反弹,房市回春,金融风暴冲击趋缓。民调显示,行政团队的整体表现受到半数民众肯定,刘兆玄的施政满意度也同步走高。

  8月8日,“莫拉克”台风侵台造成重大灾情,当局被批救灾不力,引发改组声浪。18日,马英九就“八八水灾”召开记者会,已私下申请辞职以示负责的刘兆玄没有出席。9月7日,刘兆玄宣布救灾阶段性任务完成,二度向马英九提出总辞获准。

 相关新闻

 

刘兆玄宣布台行政机构总辞 媒体赞“真是条汉子”

 

  中新网9月7日电 台湾当局“行政院长”刘兆玄7日下午宣布,除了请辞官职还将率领“内阁”总辞,以负起水灾中台湾南部死伤惨重的“政治责任”。对此,有媒体直呼“刘兆玄真是条汉子”。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身为“行政院长”,刘兆玄今日请辞展现负责的诚意,让原先怀疑“刘内阁”打算以小改组消民怨的媒体“傻眼”。

  从马英九承诺以“内阁”改组来负起“八八水灾”的责任后,媒体天天猜“内阁”会怎么改,有些点名看似可信,但有些点名却更像乱点鸳鸯谱,不过,媒体怎么猜,都没猜中刘兆玄的请辞与“内阁”的总辞。

  报道说,刘兆玄“内阁”总辞或许能暂时平息民怨、获得朝野的认同。

 相关链接

  男,1943年5月10日出生,湖南省衡阳县人,中国国民党籍。前台湾地区“行政院院长”,东吴大学校长。

  学历:
  1965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
  1968年,加拿大雪布克大学化学硕士毕业;
  197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毕业。

  经历:
  1971至1975年,任台“清华大学”副教授;
  1972年,任《科学月刊》杂志编辑委员、总编辑;
  1975至1979年,任台“清华大学”教授;
  1979至1982年,任台湾地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企划考核处处长;
  1982至1984年,任台“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1984至1987年,任“国科会”副主任委员;
  1987至1993年,任台“清华大学”校长;
  1993年3月至1996年6月,任台当局“交通部长”;
  1993年8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1996年6月至1998年,任“国科会”主任委员,任内编寨完成台第一部《科技白皮书》;
  1997年8月,当选第中国国民党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常委,并于2000年6月连任中常委;
  1997年12月至2000年5月,任台湾地区“行政院副院长”兼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大陆政策指导小组召集人;
  1998年9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9年,任“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9年3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小组指导委员;
  1999年12月,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为该奖项第二位获得者;
  2000年3月,任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副召集人;
  2000年7月,至2004年任中国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董事;
  2001年7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
  2001年12月,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
  2002年2月,当选为台当局“立法院副院长”;
  2004年8月,出任东吴大学校长,重回学术界工作;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时,表态支持多年好友马英九;
  2008年5月20日至起2009年9月7日,任台当局“行政院长”。

  其他:
  曾受陈履安提携到“国科会”任职,颇受前“经济部长”李国鼎赏识。与前“内政部长”张博雅同为台湾师范大学附中校友,与李远哲私交甚好。
  着重研究无机化学,共发表砂氟化学方面的著作20余种。
  爱好写武侠小说、画画。高中时与兄弟以“上官鼎”为笔名撰写并出版了《芦野侠踪》、《沉沙谷》、《铁骑令》等10部武侠小说,曾帮古龙代笔续完《剑毒梅香》。曾跟名画家梁又铭学画,绘画功底扎实。爱好阅读、网球、电视电影、音乐、参观展览、旅游、养宠物等。
  妻钱明赛,女刘正薇、刘正芸,子刘正豪。
  兄弟共六人,排行第五。

 

 
编辑:杨笑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