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
清王朝进入公元20世纪后,已是穷途末路,气数临近,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革命党人的足迹,也踏上新疆的土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不久,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等人计划于迪化城策动起义。因叛徒出卖而失败。翌年,以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伊犁起义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之后因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资产阶级领导的伊犁起义失败。但伊犁起义作为新疆各族人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发动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埋葬封建制度的伟大革命斗争功不可没。 伊犁起义还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热情和斗志。
杨增新窃取伊犁起义成果,担任新疆都督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制造民族不合,推行愚民政策,镇压不同意见。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在统治新疆17年后,终于死于统治集团内讧。1928年,愚昧不堪的金树仁继新疆都督,社会动乱进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树仁被迫出逃。阴险狡诈的封建军阀盛世才接任都督,开始他长达10年之久的反动统治。
盛世才统治新疆期间,与西北军阀马仲英不断交战,导致新疆民不聊生,人口损失很大。马仲英屡次打败盛世才,甚至还依靠回族骑兵击败过苏联的装甲部队,但是盛世才仍然统治着新疆。
1933年是新疆的多事之秋。以穆罕默德·伊敏为首的大突厥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破坏国家统一,但由于人心向背,几个月后就覆灭了。
盛世才是一个典型的反动政客。摆出一付积极治理新疆的虚伪面孔,积极发展同苏联的联系,妄图利用苏联人的支持保持自己“新疆王”的独裁地位。在一些进步青年的影响和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于1936年形成“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0月,盛世才同意我党在迪化成立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任主任。随后,党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党员来疆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取得的成就使盛世才十分不安,1939年有意制造摩擦,冷淡关系。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盛世才错误估计形势,公开与苏联、中共对抗。制造所谓“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捕杀中共党员,残酷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共党员,抛弃六大政策,投向国民党蒋介石。
新疆沦入国民党反动统治之下后,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政治局势的恶化孕育了三区革命风暴,当时被杀汉回民众达十万人。1944年9月,蒋介石将盛世才调到南京,派吴忠信任新疆省长,并命令西北军阀甘肃省主席马步芳派一个军的骑兵驻扎在新疆各地,进行武装平叛。
三区革命是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在苏联的支持和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在彭德怀的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8月26日占领兰州继而占领甘肃全境之后,经过张治中在中斡旋,新疆的国民革命军军政长官陶峙岳、包尔汉等宣布脱离广州的临时国民政府起义。9月25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攻占乌鲁木齐,1955年改新疆为自治区。1962年苏联陆续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进行武装摩擦,4月阿尔泰、塔城、博尔塔拉到伊犁四个地区,二十几个县,共有边民六万七千余人逃到了苏联,有两个县跑得还剩几百人。事件发生之后,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祖农·太耶夫少将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少将率领40多名校、尉级军官叛逃苏联。史称“伊塔反革命暴乱事件” (或“伊犁暴乱”)。(完)(实习编辑:陈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