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新疆历史:新疆,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

时间:2010-05-28 17:44   来源:北京TR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宋元时期

  9世纪之后的中原王朝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出现了几个国家并列存在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黑汗王朝和于阗等地方政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覆灭高昌与喀喇汗王朝后,由西迁西域的回鹘人汇同其他操突厥语诸族建立地方政权。于阗是古老的塞人居地。唐亡后,于阗尉迟王族执政,与中原地区往来密切,因曾受过唐朝册封而自称李姓。

  黑汗王朝在10世纪和11世纪控制今日的新疆西部,同一时期回鹘的一支在今日新疆中部定居。1132年,辽皇族躲避金人追击,从中国东北进入新疆,建立流亡政权西辽,统治今日新疆地区八十多年。

  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朝。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即窝阔台汗国。另外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设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后并入伊利汗国。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

  明清时期

  明初,西域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明朝初年为防范漠北的鞑靼和瓦剌势力于哈密等地区设置卫所;16世纪中叶,吐鲁番部强大,1472年,哈密等卫所一度被吐鲁番攻破,诸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最后放弃新疆,退守嘉峪关。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元、明两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边疆、繁荣西域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7世纪,准噶尔(蒙古的一支)叛乱,并攻打外蒙古。1697年,清军击败了准噶尔,控制了新疆东部。1755年,清朝攻占固勒扎;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因“故土新归”之意。1759年,清朝又平定天山以南因准噶尔部消失而趁机坐大的回部,即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反叛,从此完全确立了清朝对新疆的稳固统治,回部之前在准噶尔暴力统治之下。而准噶尔部被灭族也直接导致新疆及中亚部分完全伊斯兰化。之前此区域统治民族准部蒙古全民信奉藏传佛教。1762年,清朝在固勒扎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 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打败沙皇俄罗斯的阻拦从几千里外的哈萨克草原回归祖国。1755—1757年,清朝统一西北地区,解除了哈萨克汗国来自准噶尔贵族的威胁。大、中、小三个玉兹,曾先后表示归顺清朝,部分牧民迁回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放牧。清朝平定准噶尔后,要求归附的不仅仅是哈萨克和布鲁特,葱岭以西的各部落,如浩罕、今天新疆西部的巴达克山、帕米尔、布哈尔、山克、塔什干、爱乌罕(阿富汗)等纷纷表示归附。1820年到1828年,大和卓之孙张格尔在浩罕封建统治者与英国殖民者怂恿支持下,3次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近代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新疆和祖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疆各族人民反地外国入侵,反对分裂以及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任务更为繁重。新疆同祖国的命运越来越密切。

  16世纪沙皇俄罗斯侵入西伯利亚。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威胁清朝的整个北部边境。1864年的《塔城条约》将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南大约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这些土地现在分别属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国领土主权遭到帝国主义的践踏。位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皇俄国在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之后,开始蚕食侵占我国领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865年春,由于清朝衰落,毗邻新疆的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从喀什进入新疆,统治新疆绝大部分地区达6年无恶不作,给新疆人民带来沉着灾难。1871年,俄国侵占包括固勒扎城(伊宁市)在内的伊犁河谷,当时清朝在新疆只剩下塔城等少数据点。

  1875年,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到1877年底,清军陆续收复了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史称“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其后沙俄又借口伊犁农民起义和阿古柏势力威胁到俄国安全,打着保护和代守的旗号,公然出兵占领伊犁。新疆面临为外国瓜分侵占的危险。 1881年,清政府收复被沙俄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地区。1884年设立新疆省,实行与中国本部18省一样的行政制度,由巡抚统管全疆各项军政事务,新疆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

  光绪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纪泽(曾国藩之子)经过与沙俄艰苦的外交斗争,几经周折,终于达成《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议定次年沙俄军队撤出伊犁,中国以赔款和允许俄商在新疆贸易不纳税,俄国在嘉峪关和吐鲁番设领事作为代价。1882年,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将迪化直隶州升为府,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到乌鲁木齐。实行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性行政管理体制到单一郡县制的转换,使新疆行政建置与内地趋于一致。1885年,沙俄吞并中亚大部分地区,并与英国划定阿富汗地区的边界。俄国人便改为东向侵略,光绪十七年沙俄军队至伊什勒库尔诺尔,盗走乾隆御界限碑。随后,俄国人又炮制了“帕米尔乃浩罕遗产”之谬论,妄图强占该地。1892年,俄国不顾清军在此已增设哨所而大举南侵,强占了中国清朝新疆西南萨雷阔勒岭以西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其实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边界问题,其最根本的源由就是清后期与沙俄签定的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中遗留下的。1880年代左宗棠抬棺率兵收复整个新疆,清朝和沙俄签定边界协议,按协议是山口往南的垂直直线划线,后来沙俄在原有割地基础上又侵占2.8万多,一直不还。十月革命后,列宁有心归还所有不平等条约中侵占的一切中国领土,但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内斗内战中,外有列强侵略,此愿未能达成,而后斯大林并不执行列宁此项遗愿,归还领土一事不了了之。而不包含在条约中的被占领土也就一直悬而未决。 根据《中俄伊犁条约》而签订的《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将帕米尔西部割让给沙俄(见沙俄侵占帕米尔事件)。二十一年沙俄又在英国默许下,违约侵占萨雷阔勒岭以西中国领土。清政府对此提出了多次抗议,但由于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无暇西顾,沙俄乘机要求清廷默认这一非法占领。当时的清政府,即使在被日本弄得焦头烂额的情况下,对此也未予承认。沙俄从此也就不再理会,一直霸占该地。但以后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不承认。

  清朝对新疆的经营,无论是规模和范围皆远胜从前历代,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1、屯田戍边,农垦事业规模空前。2、移民及人口增长。3、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4、商业贸易有一定发展。5、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

编辑:田云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