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市委、市政府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提升重庆直辖市对外开放度的重大决策。近年来,重庆市制定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全市扩大对外开放。
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对外贸易,成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的推动器。
重庆直辖之初的199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只有35家“三资”企业出口,出口额为5740万美元,只占全市出口额的9.29%。
1997年,全市有1家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实现了“零”的突破。直辖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型发展战略,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积极参与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着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了从原材料和半成品出口为主,向以制成品出口为主;从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向以深加工、高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从传统的农产品出口为主,向具有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形成了机电、化工、轻工、食品等为支柱的出口格局。努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向国内市场提供有效供给的同时,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跻身于国际市场。
到2006年,全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超过1000家,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77.46%是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拉动全市外贸出口增长25.57个百分点。涌现出了像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隆鑫控股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重庆弘愿气动工具厂、重庆市万州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茂源实业公司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知名度的非公有制企业。
2006年,力帆实业(集团)、隆鑫集团、重庆弘愿气动工具厂等12家企业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称号。(重庆市中小企业局供稿)
来源: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