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本网首页  专题首页  要 闻  活动聚焦  媒体报道  图片报道  渝台往来  投资重庆  话说重庆  话说三峡
 
 
以投资为突破口 重庆工业年均增速将要超18%
 
 
  来源:      日期:2007-05-09 16:25

 

  华龙网4月21日讯 (记者 郭晓静 文晶)“今后10年全市工业增速要超过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要超过20%,整个工业占GDP比重将达到42%。”在昨日召开的“2007全市工业投资工作会”上,市长王鸿举强调,要实现“三一四”总体部署,我市首先要做大工业这块“蛋糕”,而工业要形成规模,突破口在投资、抓手在招商引资。

  今后工业年均增速超过18%并非信口开河。王鸿举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既有扎实基础,也有具体措施。

  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开门红,主要发展指标创近年新高:GDP增长13.5%,比去年全年增速12.2%高出1.3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46.7亿元,增长37.2%,高出上年同期3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增速超过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11元,分别增长20.7%和17.2%,高于全国同口径增速1.2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作为全市经济第一“引擎”的工业经济表现不俗: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7%,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工业投资功不可没。据悉,去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对此,王鸿举指出,经过前些年的努力,全市工业投资已经成为一个增长点,2002年以来我市工业投资的年均增速超过了40%。尽管总体情况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亟需重视的问题

  一是工业投资总量不大,投资增速不够快。去年全市工业投资735.5亿元,列位西部地区第六,总量只有内蒙古的40%,四川的42%,增速也低于四川、陕西和广西等。

  二是工业投资占比仍然偏低。目前全市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项目新开工的不多,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去年全市新开工的项目平均规模仅为3384万元,目前工业项目储备库里只有3000个项目,规划投资规模5000亿元,平均每个项目不足2亿元。

  王鸿举表示,要达到年均增速超过18%的目标,我市“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增速要保持30%以上,到2010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要超过40%,同时要抓好招商引资。工业经济要做好五项工作:

  第一,策划整理好投资项目。项目库是工业投资的“源头活水”。“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将达6500亿元,要完成这些投资必须常年滚动保持6000亿元以上的项目储备。

  第二,区县要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各区县要组织好专业招商、实行集团招商、避免恶性竞争。

  第三,市级部门要承担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支撑项目的重任。要围绕打造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以及天然气与石油化工、材料产业、综合性轻纺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一批百亿元级、50亿元级的重大产业项目,围绕这些项目引进竞争力强、产业链完整的战略性项目群。

  第四,着力提升园区产业集中度。各园区要以错位发展引领产业主攻方向,要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上下工夫、以“亩产”论英雄,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功能配套的园区平台。

  第五,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要抓紧研究原有的支持政策即将到期的问题,积极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并创造性地运用政策。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参加会议。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