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25日电 记者季明、刘雪、周琳、许晓青
说起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可谓群星璀璨。在过去的近半年时间里,这些汇聚世界智慧的场馆,已经带给超过7000万人次的游客以欢笑、惊叹、启迪和思索。
世博会上,每个场馆都很精彩,每个场馆都有自己的“粉丝”。在此之中,有那么一些场馆,门前总是排着一圈又一圈的长龙,名字经常在“排队等候时间超过若干小时”的园区广播中频频出现,展出内容也为中外游客所津津乐道。在上海世博会即将落幕之际,新华社记者对本届世博会上的人气场馆略作盘点,再度回眸它们带来的难忘瞬间。
最持久的人气场馆——中国馆
展馆亮点:大红外表,斗拱巍峨的“东方之冠”,既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地标之一,同样也是游客首选的“观博目的地”。为一张中国馆预约券,许多游客清晨就在世博园外开始排队,至今已有近900万人次的游客来此参观。
中国馆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长128米、高6.5米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细数《清明上河图》中活动的人物,日景中多达691人,夜景为337人,他们举止各异,栩栩如生。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让这幅描绘繁华市井生活的传世名作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北宋汴京。
“上善若水”,中国馆的另一大亮点是用水来比喻绵延不绝的中华智慧。从第一展区“东方足迹”中《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到第二展区“寻觅之旅”中的亭台水景,再到第三展区“低碳行动”中的“感悟之泉”,一路激荡人们的思绪,启迪人们探寻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观众点评:恢弘大气,展示城市发展的“中国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