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要闻播报

世博观澜:上海滩集古今“优势”于一身

时间:2010-05-11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社

  4月20日,上海世博会举行首场试运行。中国馆内投影到100多米长卷上动感版“清明上河图”引人关注。( 记者 汤彦俊/摄)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了古今中国精华的“浓缩版”。占据地利、人和的东道主,不仅拥有规模宏大的国家馆,全国30多个省份、至少15家中央国有企业也纷纷涌入世博园、各展风采。

  在中国馆,游客可以看到一座800多年前的“不夜城”。

  在被中国视为国宝的《清明上河图》上,12世纪的开封(古称汴梁),游人挑夫、商贾小贩、士绅官吏各色人等熙熙攘攘,房屋楼宇鳞次栉比、桥梁街道错落有致,码头上货船云集、河道中千帆竞发。处处繁华的开封成为当时全球难得一见的繁华都市,它当时已拥有150万人口。

  在上海滩,游客可以看到一座当今的“不夜城”。

  早已跻身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人口规模是昔日开封的12.5倍,高架桥盘横交错、几百米高的写字楼层出不穷。它是全球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市场的滩头,也是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起点。白天,成千上万的白领涌入高档写字楼;夜晚,成群结队的游客奔向外滩。

  在上海,《清明上河图》中的毛驴、手推车换成了汽车、火车,木质帆船换成了几十万吨级的轮船,内河水运换成了国际海运。上海港已崛起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第二的国际大港。

  在中国铁路馆,东道主展示了时速350公里、全球最快的高速动车组。汽车工业的发展步伐同样抢眼,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中国船舶馆,东道主展出了测量船、散货船、油轮、LNG(液化天然气)船等最新成果。中国造船商的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在2009年都超越韩国成为全球冠军。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1%。

  在太空家园馆,东道主展示了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2008年,身穿这套衣服的中国人实现了“太空漫步”。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还在不断提升,2014年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在海南首飞,火箭的有效载荷可以达到25吨。

  在太空家园馆,游客还可以看到“月球车”。据中国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月球车将登陆月球。目前,中国至少已经研制出了十几架月球车。

  在太空家园馆,中国小孩“幻想”制造出一种空间飞行器,借助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可以朝发夕至,就像现在乘坐火车从北京迅速赶到上海那样。600多年前,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中国人,曾“幻想”借助鞭炮的威力飞上天空;如今这一“幻想”已变成现实。

  在国家电网馆,东道主展出了高约半米、全球单体最大的钠硫电池,以及四川至上海的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图。中国已掌握了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的核心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

  在国家电网馆,电塔可以感知游客的存在:游客越多、动静越大,电塔的光柱就越高。展馆外层的7万余块风鳞片,在给游客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还可以捕捉风的能量。中国的风电已连续五年增幅超过100%,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也均居世界首位。2050年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或将成为中国能源供应的主力。

  获益技术进步的“中国制造”,产能不断推向新高。如今,在上海世博园区,除了食品、珠宝首饰、木制品,向游客出售的服装、鞋帽、餐具、工艺品、饮料以及世博会特许纪念品大都由中国制造商提供。

  中国电器、家具和鞋子的生产能力早已闻名全球。它的鞋子产量突破了100亿双,约占全球产量的7成。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6成多。提琴之外,中国也生产包括钢琴、手风琴在内的其他乐器。

  或许正如思科馆的解说员所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记者 赵建华)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