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上海世博会湖北馆将“搬家”到潜江

时间:2010-11-08 15:1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武汉11月5日电 (记者 张志峰)持续运行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日前正式落下帷幕。11月5日下午,记者从湖北潜江市有关部门获悉,世博会闭幕后,湖北馆将整体搬迁至潜江,拟定一年后复馆。

  上海世博会湖北馆今年4月19日竣工,于5月1日正式开馆,位于上海世博园A片区,展馆外形以古篆书“水”字为原型,以水流动的形状轨迹作为造型主线,点缀以湖北特有的符号——“楚凤云翔”凤凰纹饰,勾勒出一个灵动流畅的内聚性展示空间。展馆主题则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美好愿景和水水相连、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的智慧和理念。馆内的主展项“上善若水,春色满城”则以水为媒,以荆楚人文智慧为本,通过环幕、纱幕和立体地幕系统的完美结合,向人们阐述“水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历史即我们的历史”的理念。馆内部分为入口展项区、等候展项区、主展项区、辅助展项区四个板块,共有600平方米室内展示空间。

  据了解,世博会期间,湖北馆共接待游客330余万人次,接待贵宾100多批次,馆内日最高访问量3.8万人次。在省区市联合馆中居前列,成为展示和宣传湖北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等领导先后到湖北馆参观 ,均给予了积极评价。副省长田承忠说,“江湖连通、城市公园”不仅是湖北馆的参展主题,更是其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据介绍,预计下周一左右第一批电子产品主要零部件将运至潜江,其他钢管零件将于20天后运至潜江。

  此次湖北馆回迁找“婆家”,省内共有宜昌、随州、潜江、武汉东西湖四地相争,11月1日确定潜江市为湖北馆的回迁复建接收方。

  据了解,潜江凭借以下优势,得以让上海世博会湖北馆整体落户:

  ——潜江素以“水乡园林”著称,与湖北馆所表达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湖北馆建筑外形以古篆书“水”字为原型,以水流动的形状轨迹作为造型主线,点缀以湖北特有的符号——“楚凤云翔”凤凰纹饰,勾勒出一个灵动流畅的内聚性展示空间。展馆主题则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美好愿景和水水相连、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的智慧和理念。潜江以境内潜水分流汉水入长江而得名,系古云梦泽一角,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是一座与水密不可分的城市。将湖北馆整体搬迁至潜江,更能使湖北馆“水”的理念得到传承和提升。

  ——潜江文化底蕴丰厚。潜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座有着鲜明历史人文特色的文化之城。在现代史上,这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之一。这片饱含灵气的土地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汉俊,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部长李书诚,文坛泰斗曹禺等众多英才。“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潜江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潜江丰厚的文化底蕴能为湖北馆的落户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并与湖北馆所体现的楚文化一脉相承。

  ——潜江旅游资源独特。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王行宫就在我市龙湾镇,东周楚灵王离宫章华台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龙湾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楚国离宫别院遗址群落,被定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潜江龙虾享誉海内外,农家乐旅游项目已成为旅游新的亮点,游客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油焖大虾”,还可以享受垂钓的乐趣。国家重点工程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均在潜江境内。特别是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平原第一坝”,可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如把湖北馆整体搬迁至潜江,不仅可以丰富潜江的旅游资源,而且对提升湖北的知名度、促进湖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潜江地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北枕汉水,南望长江,东接武汉,西邻三峡,泸蓉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318国道横穿东西,随岳高速公路、襄岳公路纵贯南北。潜江正处武汉、宜昌中间,距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均只有90分钟车程,特别是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汉宜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建成后,过往客流量将会猛增,各地游客来潜江将更加经济、更加快捷。可见,潜江水、陆、空交通优势极其明显。湖北馆落户潜江,国内外、省内外各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十分便捷。

  ——潜江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潜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及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汉宜铁路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新机遇,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GDP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增幅,连续五年入选中部地区百强县市,连续六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因此,潜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承接湖北馆。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