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会逛一天,把一年的队都排完了”,这是很多从世博园出来人的心里话。高峰时期,整个世博园放眼过去,全是黑压压的长队,难怪有人说世博会给上千万中国人普及了排队的理念。日本馆、沙特馆、英国馆都想去,但有时候顶着烈日骄阳,面对着连队尾都找不着的长队,真叫那些兴致勃勃来到世博园的人泄气。

图一
如果不排德国馆的长队,可以去——
汉堡馆:什么叫做“被动房”?(图一)
汉堡馆很好找,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北部,那幢砖红色的、形如四个打开的抽屉叠在一起的房子就是了。世博会上,汉堡市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被动房。什么叫做“被动房”呢?
基本不需要主动从外界输入能量,就可以提供舒适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的房屋被称为“被动房”,也叫低能耗房。事实上,“被动房”通过空气置换,达到良好的隔热目的,从而不需要使用传统的暖气或空调。称其为“被动”,是指该建筑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太阳能、人体和电器的余热。对游客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子不依靠空调和暖气,内部就能四季保持25℃左右的恒温。
也正因为如此,汉堡馆为了减少空气流动从而影响温度,每次允许进入参观的游客数量都是有限的。每一个进入展馆的游客,会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生命机体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自身的能量对这个机体产生影响。案例馆里贯穿于各个楼层的一棵三维“愿望树”是创新的参观引导系统,展现德国汉堡居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愿望,以及汉堡针对这些愿望做出的回应。多媒体和手动触摸屏等各种互动模块让参观者应接不暇,呈现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汉堡。
汉堡馆的展出案例,以汉堡市“港口新城”中一幢名为“H2O”的建筑为原型。它是德国低能耗建筑的经典之作,取名为“H2O”一是因为建在水边,二指HOME TO OFFICE,意为商住混合。H2O由一个旧厂房改造而成,设计者保留了原先的南面墙体,并延续使用厂房的红砖作为外墙。原建筑有很好的隔热层,天花板上布满了水管,这种方法能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虽然使用优质的隔热材料等原因,使得“被动房”的建造成本比普通房高5%-15%,但由于运行成本非常低,目前,已有6000多幢“被动房”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意大利投入使用,包括办公楼宇、住房、学校以及工业用房等。从目前看来,这种“被动房”在湿热的长三角区域前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