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城市最佳实践区不来梅案例领取德国馆直通卡规则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每天早上排队先到先得,改为每天下午2点在不来梅案例举行一场“答题秀”。游客凭借参加问答可以赢取20张德国馆直通卡,答案全在不来梅馆内可以找到。
不来梅案例馆馆长乌里克·胡弗曼(UlrikeHovelmann)女士说,改变直通卡发放方式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为了打击黄牛党倒卖德国馆直通卡的行为,一张直通卡一度被炒至600元;二是希望游客多了解一些展馆内容,而并非领了卡就走。经过4天的试运行,“答题秀”效果不错,并在今天开始正式实施。但原本靠“跑得快”取胜的黄牛党们并不准备放弃这块蛋糕,纷纷认真看馆勤做笔记,改走“脑力路线”。
改规则应对黄牛倒卡
从上周四开始,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惟一尚在发放德国馆直通卡的案例馆,不来梅馆停止每天早晨排队领卡的惯例。案例馆工作人员曹女士告诉记者,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发现有黄牛在倒卖。
倒卖的有些是“专业黄牛”,也有其他馆工作人员“兼职黄牛”,每天上午,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面孔”出现在领取德国馆直通卡的队伍中。“据我们所知,有人在德国馆门口卖这些直通卡,一张可以卖到600元,这太可耻了。”不来梅案例馆长胡弗曼女士告诉记者,她对这种情况很生气,感觉像被人利用了一样。
即便是普通的游客,拿到了直通卡后也鲜有人认真看馆,往往刷了卡就走人,胡弗曼女士认为这也没有起到直通卡应有的效果。从上周四开始,不来梅案例改变了发放形式,从“先来先得”转变为“回答问题”,而不来梅案例的一个迷你小会场,就成为这一新方式“问答秀”的理想场地。
问题偏难但重在参与
昨天下午2点,最后一场“试运行问答秀”在不来梅案例举行,数十位游客参加了这一活动,只要答对一题,就能获得一张直通卡,一共20张,每人限领一张。
工作人员问的问题难易度不一,但总体偏难。因为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数据,工作人员坦言连德国人也未必能全部答出这些问题。虽然难度偏高,但所有问题都在不来梅案例中可以找到答案,有的游客为了赢取直通卡,提前1个半个小时来到了案例,研究案例记录数据。而且工作人员表示,问答也并非要以难倒游客为目的,只要他们认真看馆,尽力回答,他们也会视情况“放水”,评判标志并非滴水不漏,还是以重在参与为主。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个多小时的“问答秀”中,许多积极抢答的游客都获得了直通卡,其中包括许多孩子,胡弗曼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会对孩子特别照顾,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
黄牛党改用“脑力”
“问答秀”是否能拒黄牛党于千里之外?答案是肯定不能,胡弗曼女士在上周就遇到一张“老面孔”背熟了问题连着两天来试图赢卡。“我们只能给他们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没有这么容易拿到卡,背熟问题也没有用,因为问题是会经常换的,而且一些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全看对展馆的理解。”
在“问答秀”现场,记者遇到一位看展特别用心的游客,他一边记笔记,一边告诉记者,黄牛是不可能放弃这块蛋糕的,因为钱太好赚了,一张直通卡随便就能卖六七百元,对不愿排队的游客还是很有诱惑的。
这位似乎对黄牛很了解的游客说,以往德国馆黄牛走的是“体力路线”,只要跑得快,就有可能拿到直通卡,而现在情况变了,许多黄牛开始走“脑力路线”,看展比谁都认真,数据一个个都背下来,恐怕过不了多久,“德国城市专家”就要从这些黄牛中诞生了。最后记者问该游客是不是黄牛,这名男子笑笑,不置可否。
胡弗曼女士表示,他们会注意那些“老面孔”,但活动也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游客能从这一活动中获得知识,即便是贩卡的人也是如此,我们活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有人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