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世博服务信息:连日梅雨绵绵 滑倒游人渐增

时间:2010-06-30 13:11   来源:《文汇报》

  医生建议园区应该增设警示标识

  近日的连续降雨,使得世博园内的滑倒伤明显增加。在浦东C片区的医疗站里,滑倒伤较之前增加了近1倍,最近更是达到了近70人,即便是人流相对较少的浦西E片区,有时也有10余人因摔倒而前往医疗站点就诊。

  瑞金医院外科陈敏敏副主任医师说:“我们将每一例摔倒地点都上报给了世博局,希望园区组织方能够在较易摔倒的地方增加警示标识,提醒市民小心行走。”

  昨天上午大雨滂沱,30岁左右的戴先生在世博园内好几次差点滑倒。最让他担惊受怕的是高架步道,他小心慢走,可脚下照样打滑。“是不是高架步道的路面没有做防滑处理,怎么这么滑?”

  根据记者观察,大部分展馆雨天没有增加特别的防滑措施,场馆门口也没有发放塑料袋,游人拿着滴着水的雨伞一路参观。因此,展馆入门后的第一段区域地面最为湿滑,也成了脚下打滑的集中地。

  “下雨天,人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容易集中,再加上人多拥挤,高低不平的路面就制造了一些伤害事件。”医生说,“梅雨不停,摔伤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前天下午5点,在园区医疗站值班的陈敏敏医生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由于路滑,她把自己的嘴唇都摔得开裂了,最后被紧急送往市九医院缝合。几乎在同一时间,C片区医疗站里,曙光医院骨科医生丁惠峰也处理了一名高度怀疑骨折的老人。

  在世博园内,摔伤的多为老年人与小孩,但小孩的伤往往是碰擦伤。因为在滑倒的那一刻,孩子们的身体天生就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有可能会出血,但很少发生骨折。

  与孩子比较,老年人身体的灵活度大大下降,再加上骨质疏松等因素,他们摔跤常与骨折联系在一起。从丁惠峰接诊的情况看,老年人骨折的部位要么在尾骨,要么就是手腕处。“因为在摔跤的一刹那,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撑地面,导致手腕骨折。”他说。

  上海的梅雨季节还将继续,医生认为,世博园区应该尽快增加雨天路滑的警示标识,提醒游人缓步慢行,千万不要只看风景,不看足下。对于各个展馆,最好能够在入口处增加防滑处理。(施嘉奇)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