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中国馆“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游客大呼过瘾

时间:2010-04-21 10:2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让观众们大呼过瘾。 本报记者孙涛摄

  本报讯 (特派记者 刘杨)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般的中国国家馆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而为保持神秘性,中国馆也一直未对公众开放。昨日的试运行首日,中国国家馆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本报记者全程体验了中国馆内部三大展区,其中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让所有参观者都大呼震撼。

  让人物动起来

  从中国馆内入口进入后乘坐电梯即可直达49米上层,这也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在这里,记者和当日进馆的5万名参观者一起见到了让人惊叹的会动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的《清明上河图》为大家熟知。其孤本曾经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一位曾经见过该真迹的孙先生至今提及依然啧啧赞叹不已。

  而此次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不仅将原图放大了30倍,长宽分别为128米、6.5米,并且能看到其中的人物从静态变为动态,并辅助有声音对话,完全一幅宋代繁华景象。

  动作10分钟不重复

  “整个图景10分钟内的所有动作都是不会重复的,展现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馆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清明上河图》的白天很壮观,夜景更逼真。工作人员解释称,技术人员在保证原图特征时,数百棵树和建筑都不能少,很多草木建筑之间的遮挡关系、阴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线下的变化,都需要调试研究。每一个造型的人物和动作都得仔细研究,这些前后耗时两年。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对面,摆放着41件从全国各省市博物馆借来的古董珍宝,其中不乏国宝级的大师真迹、陶瓷。在其他两个展区,则分别展示了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木结构建筑,如拱桥、庭院、园林等。第三展区则通过新概念汽车,藻类生油等诠释了在低碳方面的努力。

  本报提醒

  去中国馆请预约

  本报讯 (特派记者 刘黎霞)由于众多游客扎堆中国馆,当日5万个预约号,在1个小时内就被“抢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中国馆只预备了5万个参观名额,但没想到的是在开馆一个小时都已经被预约完了,速度快得有些惊人。据介绍,事实上领取预约号过程并不麻烦,由志愿者在机器前代为操作,只需要将门票在预约机上轻轻一刷,一张打印有时间的预约券就交到了参观者的手上,整个过程大约只需要30秒钟。

 

编辑:董洁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