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时政-谴责“一边一国”论-相关报道
相关报道


 

评台当局对"一边一国"论所作的辩解
 
 
  来源:      日期:2002-08-13 08:30

 




在陈水扁8月3日公开抛出"一边一国、公投立法"后不久,台当局即在陈水扁的授意下,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对此进行全面的"灭火"与"降温"。他们诡称陈水扁并非要搞"台独",外界的解读是"过度简化"与"误会",并称台当局的大陆政策没有改变,企图通过玩弄文字游戏,对陈水扁赤裸裸的"台独"主张进行包装掩饰,欺骗国际舆论与岛内民众,扭转其不利处境。

软中带硬 转移视线

据台报报道,这项"构筑防火墙"的工程从当天下午即已展开,工作重点是"稳住美国"。当天晚上,民进党中央发布新闻稿,并由该党"中国事务部"主任陈忠信对外公开说明,称陈水扁的说法是依据"台湾前途决议文"对现状作"事实陈述",与"两国论"有所不同,至于是否推动"公投"则需要"交由立院党团决定"。3日下午至4日,台"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及陈水扁的一些亲近幕僚,即利用周休日分别与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见面,表示台当局无意宣布"台独",改变现状。4日,陈水扁在与台高层交换意见后,即由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与蔡英文分别对外说明,并敲定让蔡英文随"行政院长"游锡堃出访,利用其过境美国之机向美方作"解释"。张俊雄当天举行记者会,称外界对陈水扁的说法"过度简化",是"误解"。5日,蔡英文对台当局大陆政策提出"四点说明"。6日,陈水扁在主持完民进党中常会后,让张俊雄代他发布"五点宣示",转而抛出"主权对等"论。7日,台"陆委会"正式发表"说帖",对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提出了较为全面、完整的新的阐释。台当局近来的辩解集中体现在蔡英文"四点说明"、陈水扁"五点宣示"及"陆委会说帖"中。其主要观点有:

一、关于"一边一国"。绝口不提"一边一国",称这样"去头去尾、过度简化,可能会造成误解",改提"主权对等","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名称叫'中华民国'"。声称陈水扁只是陈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不是别人的一部分,不是别人的地方政府、别人的一省"的"事实",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强调台湾"不能被矮化、被地方化、被边缘化"。

二、关于"台湾要'走自己的路'"。声称这是指"普世价值中的民主、自由、人权正是台湾应走的路",陈水扁"郑重表示,任何超过这项谈话内容的诠释,都不是他的本意,尤其有人解读为走回'台独党纲'或'独立建国之路',都是不正确的解读"。同时声称民进党"创党16年坚持的理想从来没有改变",该党"坚持维护国家的尊严、捍卫人民的利益,这一点我们绝不退缩,也绝不妥协"。

三、关于"公投立法"。称"捍卫台湾现状"、"防御性地预防或避免现状被改变"是陈水扁的"职责"。"公民投票"是"最符合基本人权与民主的方式",如果"未来中共压迫台湾人民改变现状,基于自卫的、自保的、被动的"目的,台"应该有权透过公投表达意见",这才是陈水扁呼吁"公投立法"的本意。

四、关于台当局大陆政策。重申陈水扁"四不一没有"的承诺,称其"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政策立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改变",台当局"大陆政策的主轴也没有调整",台"在两岸经贸及相关政策上的开放进程将会持续"。辩称陈水扁上台以来台当局"始终呈现一贯性",虽然"遭受到中共和台湾内部若干的消极抵制",但他"全力推展改善两岸关系"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过",也"毅然地持续释出善意,推动各种开放措施"。

五、关于台湾的"安全"。极力渲染大陆的"打压"与"不放弃武力"严重威胁"台海的安定"、台的"国家利益"与"人民的福祉";当台"感受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危害的可能性一步步升高",大陆又拒绝与台当局"沟通、对话"时,陈水扁觉得要把他"就职演说所作的宣示的基本背景与考量说清楚";并称"如果中共仍然不断加强军事布署,对台湾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使陈水扁"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前提不复存在",其就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迫于现实 调整策略

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后,由于岛内外各界迅速作出强烈反应,尤其是国际媒体纷纷报道,指陈水扁要进行"台独公投",出现了其始料不及的效应,陈水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策略调整。其主要表现,一是如岛内舆论所言,将"一边一国"四个字"硬吞下去",撇清台湾"走自己的路"与搞"台独"的关系,刻意强调"中华民国";二是重申陈水扁"四不一没有",声称台当局大陆政策没有变;三是强调"公投立法"的被动性与防御性,实际上由陈水扁8月3日讲话所隐含的"台独公投"退回到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所主张的"统一公投"。

台当局之所以会这样做,除部分是按事先写好的"剧本"进行外,很大程度上还是迫于客观形势与岛内外的强大压力。

首先,从根本上看,陈水扁无法撼动一个中国的格局。祖国大陆各方面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随之上升,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不断加强。反观台湾,李登辉、陈水扁为图一己私利,不断挑拨统独这一敏感神经,导致岛内近年来内斗、内耗加剧,长期引以为傲的经济出现衰退,两岸整体实力的对比对台当局越来越不利。事实上,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恰恰反应出他内心的焦虑与恐慌,损害的是台湾自身的整体利益。从这一点看,祖国大陆强大的综合实力,包括充分的军事斗争准备,始终是制约"台独"势力铤而走险的最有力因素。

祖国大陆对陈水扁的危险挑衅给予了坚决的还击。中台办、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对陈水扁直呼其名,不再重复"听其言,观其行",而对"一边一国"论进行"台独"定性,将陈水扁的言论与李登辉"两国论"挂上钩,直指这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必然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正告陈水扁,"如果台湾少数人将其分裂图谋强加给中国人民,我们决不姑息,决不坐视"。人民解放军也表现出一旦出现"台独公投",就将采取断然措施的坚定决心。

港澳舆论和有关人士强烈谴责陈水扁的"台独"言论,直指"分裂不可行",陈水扁把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的福祉视为个人的豪赌,是正在把台湾推向危险的深渊。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讲话,对陈水扁"一边一国论"表示出极大愤慨,坚决拥护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期盼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祖国大陆迅速、果断与有力的反击,充分显示出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坚决保卫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与信心,对陈水扁与台当局造成极大的震慑。

陈水扁赤裸裸的"台独"言论,还受到了岛内各界的广泛批评与质疑,台湾股汇市受到重挫。在野党直指陈水扁是在把"台湾人民的前途、安全与'台独'火药库绑在一块",他们将"誓死"反对"台独"与"台独公投"。岛内工商界更是叫苦连天,指责陈水扁"无端生事",将会"极大影响台湾经济的复苏"。岛内舆论认为陈水扁如一意孤行,"现在举目所及的高楼大厦将被遍地的碉堡取代,现在正在拼经济之台湾人民将被拿着枪杆在碉堡中遥望海滩之生活方式取代"。

与此同时,岛内多家民意调查显示,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后,其个人支持率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新低;主张维持现状的人比例明显上升,超过半数的人担心陈水扁此举会带来战争。跟过去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时的情况类似,虽然因长期受李登辉、陈水扁的欺骗与煽动,岛内较多的民众认同"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的说法,但多家民调均显示超过半数的民众不赞成立即推动。对于把选票看成其身家性命的陈水扁而言,岛内如此强烈的反对是其始料不及的。

国际舆论对陈水扁此举也多表质疑,认为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挑衅。美国主流媒体把"一边一国、公投立法"与"两国论"相提并论,指这是陈水扁上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挑衅,隐含着陈水扁也是一个"麻烦制造者"的意味。《纽约时报》认为陈水扁此举必将招致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击,"即使不是政治自杀,也是经济自杀"。《亚洲华尔街日报》认为陈水扁"把个人利益放在人民福祉之上,会令台湾、中共与美国三边关系动荡不安"。美国国务院与国安会发言人均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美长期奉行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美"不会支持台独"。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唐耐心认为,陈水扁从内政考虑发表这样的言论"非常危险",让支持台的美国人士"较难为台湾说话",使自己"难以继续做美国的朋友",会损害美台关系,台湾从中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对于向来把美国人视作"太上皇"的陈水扁而言,这无疑也是一个警讯。

软中带硬 实质未变

但是,这一切绝不意味着陈水扁已改弦易辙,收回了"一边一国"论。事实上,他的一系列辩解是形退实守、软中带硬、实质不变,其目的是对"台独"主张进行包装掩饰,以欺骗舆论、转移焦点,摆脱不利处境。

岛内媒体也透露,台高层认为当局对此议题"并未采取降温动作,而是采取保持不刺激中共、寻求美方谅解的恒温效果",陈水扁不希望"被塑造成常常讲错话、出言必修的政治人物",宁愿"讲真话被检验,也不能因为被检验而时时修改、退让",因为那样对他的威信将会"造成无可弥补的信任危机",之所以改提"主权对等"论、对"一边一国"论进行重新包装,也是因为这"比较符合国际法中对国家认定的说法,方便跟国际社会游说宣传"。

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倒打一耙、转移视线。明明是陈水扁出于其分裂理念,及试图影响岛内政局发展、为中美关系改善设置障碍的考虑抛出"一边一国"论,明显违背了其竞选保证及选后"四不一没有"的承诺,表明台当局对其大陆政策往"台独"方向作出重大调整,必将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及海峡局势的稳定,但台当局却大力渲染所谓的"中共打压"及祖国大陆的武力准备,企图颠倒黑白、倒因为果,把责任归给祖国大陆。实际上,先有"台独",后有武力;先有分裂行径,才有坚定维护一个中国的行为,陈水扁这样的"台独"分裂势力才是危害台湾安全与海峡稳定的真正根源。

二是软中带硬、绵里藏针。虽然表面上放低姿态,声称其大陆政策没有变,台"自己的路"非"台独建国之路",实则处处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与"一边一国"没有多少差别;转而表示"公投立法"是为了"防御性地预防或避免现状被改变",但却刻意模糊"公投立法"的程序与"统独公投"的举行,也未明确承诺不会推动"公投立法",而是以"交由立院党团决定"作为推诿;重申"四不一没有",但却隐含着以此交换"大陆不动武",否则上述承诺可以不作数,欲与我继续对抗的意味深厚。

三是坚守底线、实质不变。如果说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带有浓厚的民进党"台独党纲"与激进"台独"色彩的话,台当局近几天的辩解则是退据到可攻可守的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且较为明确地提出以此作为台当局大陆政策的原则。平心而论,与"台独党纲"相比,"台湾前途决议文"承认"中华民国",主张"统一公投",激进"台独"的色彩有所淡化,策略与手法有所调整。但是,恰如岛内外众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二者的"台独"本质一脉相承,均与陈水扁"四不一没有"的施政承诺,尤其是与台湾的主流民意相差甚远。如果说民进党将"台湾前途决议文"地位提升到高于"台独党纲"的位阶是对"台独"进行淡化的一种策略性调整与"让步"的话,陈水扁把它确立为台当局大陆政策的底线,同时又不废除"台独党纲",并以此作为策应与上线,则可以说是其上台以来台当局大陆政策向"台独"方向的一次"大跃进",对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危害性不言自明。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