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兴废之道在民心 扩大连宋大陆行成果为时未晚

  时间:2005-05-24 09:36    来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根”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两岸的文化认同,重要的是“根”的认同。台湾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无论从考古、民族、地理、文化角度来看,都证明台澎金马居民与整个中华民族的“血缘地缘整体关系”,台湾人民的“根”“是深埋在台湾海峡彼岸那一片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孕育炎黄子孙的芬芳泥土中”。这种深深植于民心底层的因素,是爱之源、力之基。

  连、宋大陆行,先后到黄帝陵祭祖,到中山陵缅怀中山先生,到各自家乡寻宗,情不自禁喊出“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并一再表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这是“根”、“祖”、“脉”认同的集中反映,与民意民心自然地吻合在两岸交流交往和心灵互动中。

  然而,人有真伪。先贤曾把“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称为“国宝”,把“口不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称为“国器”,把“口能言之,身不能行之”的人称为“国用”,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人称为“国妖”。在今日岛内,有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有人既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又叹“生为台湾人的悲哀”,虽为极少数、极个别,但数典忘祖,奴颜媚骨的“国妖”面孔被民意民心之镜辨认得清清楚楚。白居易诗云:“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此言极是。

  当今,主流民意民心系“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脉,是“根”的延伸。两岸和解、和谐、和平,直至和平统一,是时代潮流,又是历史责任。怎么办?连战先生直言:“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宋楚瑜先生表示:“华夏统一尚未完成,两岸兄弟们要加油,我们要更加努力”;“不要光看我在大陆说什么,更要看我在台湾做什么”。

  连、宋带着两岸愿景共识回到了台湾。这对民进党是挑战又是机遇。向着民意、民心,跳出“台独”思维,尊重、巩固、扩大连、宋大陆行成果,造福于民,重塑形象,为时未晚;悖离民意民心,独行其是,故伎重演,最终必为潮流和历史所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今如此,台岛当政的民进党岂能例外?(王善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24日 第三版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