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陈水扁在元旦团拜讲话中提出6点施政目标,并称要塑造永久和平与稳定的两岸关系。
2日台湾当局单方面规划的所谓“小三通”正式起航。
3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连战的主张:新蓝图、新动力》的新书发表会,连战在书中主张以“邦联制”的方式完成中国的统一。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示,亲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坚持“整合、分享、永续经营”的观念,主张两岸依经济整合、文化交流、政治整合三阶段,朝良性发展互动。
4日民进党新生代中常委高志鹏呼吁进行“新政纲运动”,以跳脱修改“台独”党纲或废“台独”党纲的制式思考。
9日,民进党“全面执政规划小组”通过“新政纲运动”提案,希望有助于民进党弹性调整对重大政策的立场,让民进党执政有更大的施展空间。14日,高、萧等人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6日民进党主席、高雄市长谢长廷提出“境内香港”概念,声称为吸引陆资可让台湾与大陆先以“特区对特区”方式交流。
10日陈水扁在接见美国联邦众议员访台团时重申两岸应从经贸统合进而政治统合的论调。
16日陈水扁重申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原本不是问题”,希望两岸尽速重启协商大门。
21日陈水扁致函美国请求布什售台“神盾舰”。
22日首都各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6周年。钱其琛副总理发表重要讲话。
29日陈水扁接见台参加美国“全国祈祷早餐会”代表团时声称,希望美国新政府能重视克林顿政府时代所提出的“两不”:即中共不得对台动武;台湾的前途非经台湾人民同意,不得改变现状。
2月
1日台“陆委会”专案核准10家台商直接从金门直航厦门港,创下金、厦开办直航的新案例。
3日民进党主席谢长廷表示,陈水扁“统合”说法是指“整合、协调”的意思,并不等于“统一”。
8日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郭伟锋赴台进行驻点采访。
16日张俊雄向“立法院”提出包括“公民投票法”草案在内的17项法案,并向朝野“立委”推荐所谓“谘询性公投”。
23日张俊雄在“立法院”称“国统纲领”应有所调整或修改,但目前没有急迫性。
民进党“新世纪”称,应筹组“两岸和平纲领”、“两岸和平委员会”取代“国统纲领”和“国统会”。
3月
8日曾主导1992年香港会谈的台海基会前秘书长陈荣杰证实,“九二共识”全文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17日“世台会”举行首次年会,几乎囊括了所有海外“台独”团体,现场充斥“台独”气氛,“台独”分子狂呼“台湾国”等独立口号。陈水扁、谢长廷等台湾当局党政要员出席。
18日钱其琛副总理访美,翌日布什重申美国继续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23日美国务卿鲍威尔表示不向台出售违背美中协议武器。
4月
3日钱其琛副总理会见亲民党“三通”参访团。
6日台“陆委会”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赞成“一国两制”、统一者较去年升高,为历年来之最高。
15日第五届台交会落幕,签订贸易合同和协议总金额约4.2亿美元。
23日我驻美大使就美国政府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消上述决定。
25日美国总统布什接受《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专访时表示,美国已向台湾表明,今后美台所谓的年度军售检讨将改为视台湾实际需要随时会商。美国“将采取一切可能帮助台湾自卫的行动”,同时美国政府也强力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并希望两岸歧见能够和平解决,美会与台湾方面合作来确保“独立”的事不会发生。
27日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汪辜会谈”8周年记者会上发表谈话称,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是双方恢复对话协商的基础,两岸对“共识与协议的诚实遵守,对于双方互信的累积与正常往来,乃是绝对必要的”。
5月
2日大陆台商组成的“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在台成立。
8日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率领“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赴大陆访问。
17日台“外交部”首度证实,台当局将在“护照”上加注“台湾”英文字眼。
20日岛内“中国统一联盟”等团体发起“五二О和平大游行”活动,呼吁陈水扁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23日陈水扁在过境美国时声称“不会推翻过政府在两岸关系上所做的任何协商与承诺,包括‘九二年一个中国的共识’”,但随即予以否认。我就美国政府允许陈水扁“过境”问题,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
27日陈水扁在危地马拉提出两岸关系“新五不”政策。
6月
4日台“经济部长”林信义率团到上海参加亚太经合会(APEC)第七届贸易部长会议。
19日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发表专题演讲,呼吁当局放弃“戒急用忍”,坦然接受“一个中国”。
28日国民党政策会公布“国民党政策纲领”草案,提出两岸迈向阶段性的“邦联”。
7月
10日新党“大陆事务委员会代表团”赴大陆访问。
13日台“陆委会”发表书面声明,回应钱其琛副总理关于“一国两制”的七项内容。
14日新党“立委”冯沪祥发布的民调显示,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的比率高达47.5%。但“委陆会”却于次日指出支持“一国两制”的比率只有13%。
17日“陆委会”民调显示,支持发展两岸关系的比例为36.5%,超过支持发展“对外关系”的33%。
20日许文彬等14位“国策顾问”联名建议陈水扁在“中华民国架构下的一个中国”的认知下开启两岸的接触与对话。
8月
9日亲民党提出两岸“三阶段整合论”,主张两岸从经贸互惠合作开始,发展成社会整合,最后再进行政治整合。
10日陈水扁接见美国联邦参议员邦德时声称,将依“中华民国宪法”的思维来处理“一个中国的问题”。
13日以“立法院”次团“台联会”为主架构的“台湾海峡两岸联合经贸协会”成立。
14日台“内政部”宣布放宽大陆科技人士赴台限制。
26日为期三天的“经发会全体委员会议”闭幕,共通过322项共识意见,其中两岸方面的共识主要有:确定“戒急用忍”政策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建立两岸资金流动的灵活机制、开放两岸直接贸易及两岸直接通邮通讯等业务、开放大陆地区人民来台观光等。但最具有关键意义的“承认92共识”并未列入“共识意见”。
9月
5日台“行政院”通过“试办金、马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修正案”、“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修正案”。
由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台湾海峡两岸商务发展基金会、台湾中华国际贸易协会等6家共同主办的“入世与西部大开发——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发展高层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8日台“财政部”公布包括世华、“中国商银”、土银、一银、合库、华南、彰银及“中国信托”等8家商业银行通过审核,可以赴大陆设立代表人办事处。
10月
3日陈水扁接受专访时声称,在两岸入会后,应在WTO的架构下,恢复对话,协商三通。
11日新党“立委”冯沪祥率领“两岸空运直航访问团”抵京。次日,两岸民间航空业界就两岸空中直航达成重要共识,但不为台当局所接受。
15日台“经济部长”林信义和“经建会主委”陈博志一行飞抵上海,参加亚太经合会年度部长会议。19日,台宣布缺席上海APEC峰会。
19日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反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布什重申,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对于台宣布不参加在上海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外交部表示,中国台北没有提出符合有关APEC《谅解备忘录》惯例的人选,对此我们表示遗憾。
20日民进党举行九届二次全代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位阶等同“台独党纲”案。
21日陈水扁在花莲站台时称,接受“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就是吞并“中华民国”。
11月
1日陈水扁接见美前国防部长柯恩时声称,两岸在92年并没有达成有关“一个中国”的共识。
7日台“行政院”通过调整“戒急用忍”方案,拟放宽企业对大陆的投资限制。
12日台“陆委会”声称,两岸互不隶属,双方加入世贸组织(WTO)申请案也是分开处理,入世后将是两个“独立、平行、对等”的会员体。
15日陈水扁接受台“中央广播电台”的专访时提出,两岸关系应“多一点经济,少一点政治;多一些接触,少一点误会;多一些信任,少一点打压”的“三多三少”主张。
23日台“经济部”决议开放资讯软硬体、通信及消费性电子等三大类共120项产品赴大陆投资。
台“行政院”通过“开放大陆地区人民来台观光推动方案”,但仅以旅居海外的大陆人士为开放对象。
28日陈水扁宣示选后将推动“第二期国会改革工程”,并称如果在野党不合作,必要时他将推动“公民投票”。
12月
1日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结束,“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称,现行大陆政策并不会受选举结果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30日“行政院”新闻局废止带有中国大陆与国旗图案的新闻局局徽,采用新设计局徽。
(本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