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欧洲媒体:党际交流受到普遍欢迎

  时间:2005-05-13 16:10    来源:     
 
 

  人民网驻比利时记者 章念生

  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访问

  自今年3月14日中国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来,欧洲的主流媒体对台湾问题一直着墨不少。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历史性会晤后,欧洲主流媒体反应迅捷,给出了不少版面。

  英国《金融时报》4月30日在头版位置刊登题为《台湾反对派领导人与胡会晤———北京之行标志着宿怨的终结》的文章,并配以胡锦涛与连战握手的图片。文中引用了胡锦涛会见连战时说的一句话:这一来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文章也引用了学者的一些看法,认为北京的战略已对台湾当局增加压力,将促使其允许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联系。亚太新闻版(第二版)头条通栏文章说:胡锦涛与连战的会面“创造了历史”。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5日开始访问大陆后,英国《金融时报》在第二天刊发了一篇评论。评论说,连宋“访问大陆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 

  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连宋访问大陆成为欧洲人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记者有一位在欧洲议会工作的德国朋友,他对台湾问题非常感兴趣。他对记者说,他天天都在阅读德国报纸关于连宋访问大陆的报道,德国媒体的报道基调比较积极,就连《法兰克福汇报》这样原先有点“亲台”的报纸,态度也有所变化,对国共两党会晤给予相当积极的评价。他说,台湾的民意调查显示,60%的受访民众对连战访大陆一事持积极看法,说明连战访大陆对两岸和平“大有裨益”。

  与欧盟关系密切的亚欧项目负责人、从事中国问题研究20多年的智库人士戴维·福凯先生与记者比较熟悉。4月29日,在得知胡锦涛与连战达成五点共识后,他对记者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是两岸朝着和解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一定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他说,连战访大陆所传递的积极信息,应该被台湾当局接受。连宋访问大陆达成的共识在两岸人民之间所造成的积极影响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斯坦利·克罗西克先生是欧洲政策中心的创始人,他刚刚结束为期两周的访华回到布鲁塞尔。十分凑巧的是,连战访问北京时他正好在北京,并且与国民党代表团同住北京饭店。5月10日,他在自己家里与记者谈起在京亲眼目睹连战访问大陆的经历时,目光中仍然难以掩饰激动之情。他说:“那巨幅欢迎标语至今仍历历在目,要知道,那是中国共产党欢迎中国国民党领导人的巨大横幅!”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和亲民党的接触,来争取大多数台湾人的民心,“在两岸营造了非常积极的氛围”,有了目前的“缓和气氛”,“台独”不会走得太远,“在台湾海峡两岸,理智终将占据主导地位。” 

  构建军事互信机制将对国际格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连宋相继访问大陆对国际格局产生何种影响?这同样是此间学者们关注的议题之一。福凯先生4月29日对记者说,“国共两党达成共识,促进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这一条,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这是国际社会非常希望看到的。”“大陆与台湾如能在避免军事冲突方面达成互谅互信,将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台海局势与氛围目前比较积极,“国际社会不期望台湾海峡出现麻烦。”5月10日,他又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台海局势的缓和,将有助于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将给中日、中韩等双边关系带来积极影响。”对此,克罗西克先生也持相似看法。他上周在布鲁塞尔出版的英文报纸《欧洲之声》上撰文强调中日和解对东亚安全的重要性,并敦促美国与欧盟趁着当前的“良机”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