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百舸争流千帆竞——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时间:2011-06-23 09:34   来源:新华网

  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经营小百货、服装、针织品等3大类4000多个品种,它以价格低、品种全、信息灵、守信誉的经营特色,招徕四方商贾(1991年4月17日摄)。新华社发

  “奔月”大半年的嫦娥二号卫星6月9日从月球“逃逸”,一路奔向离地球更远的深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看来,这次让嫦娥二号“超期服役”进行拓展性探测试验,将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乃至深空探测奠定坚实的基础。

  想到今后一系列的航天任务,他深感中央企业肩上担子不轻。“作为国有企业的骨干,我们的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大国地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倘若倒退30年,马兴瑞绝对想不到,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能够焕发如此巨大的生机活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在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号角吹响之前,国有企业统一由国家直接经营,集体经济按“政企合一”的办法管理,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几乎全部消失。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变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放权让利”为中心,扩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经营自主权,国企改革迈开步伐。

  “摸着石头过河”的国企改革,最初的一块石头是“放权让利”。为冲破“大锅饭”的分配制度,1979年7月,国务院印发文件对扩权内容予以明确,在利润分配上,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在权力分配上,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资金运用、干部任免、职工录用等方面的权力。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地分开,同时实施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国家机构和劳动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

编辑:刘志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