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庞进礼,是北流市水泥研究所的总工程师。这个只上过6年学的老人,不仅是水泥生产方面的专家,还对医学、法律、建筑、工艺等领域都有涉猎。让人惊讶的是,使老人奋发图强从一个农民成为一个专家的动力,竟然是为了他的3个儿子。为了把3个儿子培养成材,他身体力行,刻苦学艺。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享受母爱,他带着三个儿子远“嫁”他乡……
今年5月25日,记者在老人宽敞明亮的公寓里,听老人讲述了他的传奇经历。
妻子择枝高飞,父子身陷绝地
庞进礼祖籍博白县水鸣镇,后搬迁到北流市南部的白马镇茶新村,成为该村陈冲队的一户农家。1942年,庞进礼在那里出生。由于家境贫寒,他上了6年学后就辍学了。为了生计,他先后学过木工、做过建筑。由于聪明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了小有名气的能工巧匠。
1962年,庞进礼结婚了,妻子是邻村家庭殷实的女子。1964年, 他们的大儿子出生,这让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加贫困。为一家老小能吃个饱饭,庞进礼凭着那点手艺到处奔波劳碌。由于过度劳累及严重的营养不良,他染上了淋巴结核病,脖子肿得老粗,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瘤子,样子十分吓人。
为了治病,庞进礼借债治病走访了方圆几十里所有的民间医生,但治疗效果甚微。眼看病情越来越严重,而医药费又更难借到,庞进礼只好叫妻子求助于家景尚好的岳父,希望他能帮自己一把度过难关。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岳父非但不肯借钱帮助他治病反而对自己的女儿说:“不用浪费钱财了,他迟早都会死的,趁早找个人改嫁罢。”
强烈的求生欲望及极度的自尊使庞进礼决定孤注一掷,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家俱、门窗甚至板凳。也许是命不该绝,庞进礼遇到了一个转业回乡的老军医,经过一年多精心调治,庞进礼的病竟奇迹般痊愈了。
病是治好了,但家又回到了赤贫状态。在艰难的岁月里,庞进礼的二儿子、三儿子又相继出世。此时,他的妻子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穷日子,提出了离婚。对于这个不能与自己共患难的女人,庞进礼没有挽留。但他提出,3个儿子必须留在庞家由他抚养, 其他“财产”可以一概不要。
庞进礼的“条件”大大地激怒了对方。谁都知道,庞家所谓的财产除了三间瓦房外一无所有。就在前妻准备去嫁人之前,领来了一大帮人,将他一家老小赖以栖身的3间瓦房瞬间夷为平地。
前妻抛夫弃子,另攀高枝去了。庞进礼的老父母携抱着3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凄然泪下。站在尘土飞扬的残垣断壁前,望着已不复存在的家,庞进礼没掉半滴眼泪,心中升腾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把3个儿子培养成材!
父子齐进学堂,小镇传为美谈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庞进礼不得不寻找出路。于是他跑到曾经帮他治好顽症的老军医家里求他收自己为徒。出于对庞进礼的赏识与同情,老军医答应了。就这样,庞进礼一边虚心向师傅学医术,一边揽木工、泥水活养家糊口。
几年间,在师傅的调教及经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庞进礼已经掌握运用中草药治疗诸如骨折、烫伤、毒疮、淋巴结核等一些日常病例和一些疑难杂症。从70 年代中后期起,庞进礼开始接诊。其时,庞进礼的父母已渐渐年迈,大儿子已上初中, 二儿子上小学,三儿子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一家7口开销全靠庞进礼一人担负。他们一家常常是顾得了吃顾不了穿,顾得了孩子们的学费顾不上全家人的吃穿。为此,庞进礼除了给人看病之外,不得不拼命地揽活干,常常在外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趟,但3个可怜的孩子每天傍晚都会到村头等父亲回家。
尽管穿着最破烂的衣服,常常饿着肚子硬撑着去上课,但让庞进礼感到莫大宽慰的是,3个儿子的成绩都是班里年级里最好的。为了孩子有出息,他就像一匹永不知疲倦的老马,引着孩子奋勇向前。
1984年,庞进礼的大儿子顺利考上了湖北大学,二儿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三儿子也即将小学毕业。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了,此时,庞进礼开始意识到自己行医虽有很长一段日子,但说到底自己仍只是一个农村的“赤脚医生”若要开个诊所或找份行医的工作没有文凭没有执业资格是行不通的。为了日后能更好地供几个儿子完成学业,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到广西中医学院进修学习 ,考个医生资格!在朋友及一些热心人的资助下,庞进礼终于如愿到中医学院求学。庞进礼父子4人共进大中小学的故事,一时在白马镇传为美谈。
携儿远“嫁”他乡,“新人”羞煞故人
离婚后10多年来,很多人要为庞进礼牵线搭桥,但都被庞进礼婉言谢绝了。他担心万一娶来的后娘对儿子们不好,担心后妻挨不起他家的苦,担心后娘待儿子不好……总之为了儿子,庞进礼绝不轻言再婚。
由于为庞进礼说婚的人多了,儿子们也隐约知道了一些情况 ,懂事的儿子们都十分赞同父亲再找一个伴。特别是大儿子,当从弟弟的信中得知父亲为了他们而不肯去相亲的事后,马上给父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中说:父亲十几年来既当 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送我们读书,父亲的养育之恩儿子永生难报。如今儿已长大 ,父亲你不为自己也应为我们再找个妈,也好让我们体验一下母爱……
捧着儿子的信 ,庞进礼泪如雨下。10多年来,自己却从未意识到儿子的内心原来那么渴望母爱。大儿子的信,深深震撼了父亲的心。
尽管动了再婚的念头,但对选什么样的人为伴庞进礼还是慎之又慎。一天,庞进礼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向他介绍了一个又善良又能干的妇女。这个女人是因结婚10年都没生育,被夫家骂为“不下蛋的母鸡”而“休掉”。庞进礼有些心动了:这个女人没有孩子,肯定会很爱孩子。
在北流市塘岸镇独竹村,庞进礼见到了那位叫李圣芳的妇女。庞进礼惊诧于对方的年轻与端庄,一问才知道人家比自己小12岁。随后又了解到李圣芳在离婚后一人耕种3亩多地,养60多只洋鸭和几头大猪,是个难得的劳动好手。庞进礼对女方很满意,于是他摆出了自己的3个难题:“一、我比你大12岁;二、我有3个 正在读书的儿子;三、我的家庭非常贫困。如果你能完全接受的话,我们就交往。”对庞进礼的“历史”李圣芳早就听人说过,当初同意见面,也是因为佩服他一个男人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硬将3个儿子拉扯大,抚养成材。李圣芳听后,很认真地点头说:“我接受”。
庞进礼深深松了口气,但儿子找妈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只有儿子们都认可了,自己才能结婚。于是,庞进礼决定带李圣芳到广西大学让二儿子“过目” 。1990年初夏的一天,当父亲与一个阿姨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二儿子庞晓生喜出望外,大方地拉着李圣芳的手亲切地喊了一声:“妈!”
李圣芳的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这泪一半是为那声亲切而陌生的叫唤,一半为眼前这个穿着穷酸的年青人而难过。是啊,谁会相信,都90年代的大学生,却还穿着里三层外三层打满补丁的衣服!也就从那时起,李圣芳决定要把庞进礼一家接到自己的家里,与庞进礼一同撑起这个贫困的家,尽自己的所有帮助几个孩子完成学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庞进礼的前妻,他的3个儿子的母亲,恰巧就改嫁在庞进礼“嫁”进的竹独村。这曾经的一家人阔别18 年之后又意外地重逢了。只是,孩子们在从别人的嘴里认知自己的亲生母亲后,没有一个愿意与她相认。
虔诚感动天地,“铁树”傲然开花
庞进礼带着儿子在独竹村安寨扎营后,与妻子李圣芳早出晚归,辛勤劳作。那时,他的3个儿子尽管最大的已经大学毕业,最小的也已上高中,但3个小伙子个个都很自然很亲切地管李圣芳叫“妈”。李圣芳对这3个从小就缺乏母爱的年轻人也视同己出,疼爱有加,毫无保留地取出自己多年的积攒,全力扶持两个小儿读书。
为了报答妻子,庞进礼专心钻研医术,他要与妻子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让妻子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不知是庞进礼的医术高明,还是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天,一年后,曾经多方治疗10多年不孕的李圣芳竟然怀孕了!李圣芳喜极而泣,她终于可以摘掉扣在她头上10多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那顶“不会下蛋的母鸡”的帽子!在35岁那年,她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婴。
此后,庞家喜事不断。先是儿子们学成陆续大学毕业,之后不久李圣芳合法继承了她在北流市松花镇娘家的一份200多平方米的地产,从此他们一家告别了农村走向了城市。
幸福生活的大门终于向庞进礼一家敞开!
庞进礼的二儿子在大学学的是硅酸盐专业,毕业之后,在实践中除了掌握了水泥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之外,还摸索了一套提高水泥产品质量的技术。庞进礼 觉得儿子还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决定 “推”他一把。于是庞进礼就以经纪人的身份陪同儿子奔走全国各水泥厂大力“推销”儿子。
在陪同儿子工作的日子里,东进西突,北上南下,下车间、进化验室,耳闻目睹使庞进礼也很快就学会了立窑水泥的改造技术。在儿子的指点下,他还掌握了多种水泥生产设备的改造技术。为了更好地辅助儿子的事业,庞进礼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医学研究,专注于水泥生产方面的技术研究。
如今,颇有经济头脑的庞进礼领着他的3个理科班出身的儿子已办好了出国投资办水泥厂的签证,准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来源: 新浪网)
编辑:轻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