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八点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笔者对此感触颇深。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今后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具备的道德风尚。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无论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都存在着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浪费现象。这是完全有违艰苦奋斗精神的。最令人痛心的是,多少人对此见怪不怪,司空见惯。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著称于世。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传统美德。古训有:“侈,恶之大也;俭,德之共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等,这些都说明艰苦奋斗是个人必备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是国家兴盛的基础。艰苦奋斗同样也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历史事实证明,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胜利,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都与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是分不开的。
其次,艰苦奋斗是一种一往无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精神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有了这种精神就可以战胜任何艰难困苦;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拓展我们的事业。所以,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当年在延安看到共产党领导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时,将它称之为“东方魔力”,断言这是“胜利之本”,这是“兴国之兆”。
再次,艰苦奋斗是共产党员必备的优秀品质。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尤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自觉消除和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禁止巧立名目出国旅游、乱建楼堂馆所,严禁各种浪费现象。只有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杜绝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思想,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最后,艰苦奋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基于我国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严重浪费的现实,同时,还是基于消费领域的严重铺张浪费的实际。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党中央已提出将节约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作为基本国策,节约不仅要长期坚持,而且全社会都要坚持,要成为自觉行动。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自觉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全社会形成的艰苦奋斗的风气,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广大人民群众,节约型社会是难以建成的。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轻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