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21日清晨降落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13天太空之旅。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也就此正式画上了句号。
两千人聚集跑道周围,欢迎“阿特兰蒂斯”号回家,同时向一个时代告别。
这次,回家后将不再离开
清晨,月亮仍旧挂在天空,一阵轰鸣声突然打破黎明前的平静。这是肯尼迪航天中心周围居民最后一次听到航天飞机的声响。“阿特兰蒂斯”号在高空出现,一个俯冲直奔航天中心跑道。格林尼治时间9时57分(北京时间17时57分),“阿特兰蒂斯”号接触跑道。大约一分钟后,它完全停下。“阿特兰蒂斯”号指令长克里斯托弗·弗格森借助无线电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任务完成,休斯敦。”
控制中心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尔回答:“我们将借助这一机会祝贺你们和‘阿特兰蒂斯’号,同时向数以千计富有激情的人们表示祝贺,你们向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行器注入能量。”这次,航天飞机回家后将不再离开。美国航天飞机编队已完成所有任务,至此走入历史。
现在,到最后停下的时候了
“阿特兰蒂斯”号8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航天飞机项目第135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向空间站运送了一年的给养。随同升空的4名宇航员协助空间站宇航员回收了一个故障液氨泵,在空间站上安装了名为“机器人燃料补给任务”的实验装置。
在安全着陆之前,弗格森在与地面人员通话时回忆起美国航天史。
“42年前的今天,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我为自己清楚地经历和记得这一事件感到幸运。”弗格森说。
阿姆斯特朗于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晚10时56分踏上月球表面,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第一个脚印。弗格森当时9岁,从电视上看到这个历史时刻,对航天萌生兴趣。“这是航天飞机飞行中的最后一晚……我们试图接受这个现实。”弗格森说,“服役30年,航天飞机在历史中赢得一席之地。现在,到最后停下的时候了。”
创纪录的两千人聚集在跑道附近,另有数千人来到肯尼迪航天中心,欢迎“阿特兰蒂斯”号回家,同时向一个时代告别。“阿特兰蒂斯”号是整个航天飞机编队中第二“年轻”的成员,1985年首次升空,总计完成33次飞行。这架航天飞机退役后将成为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件展品。它的两个兄弟“发现”号与“奋进”号现已分别落户华盛顿与洛杉矶的博物馆。
见证,这一时刻让人情绪波动
伴随太阳逐渐升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程师打开“阿特兰蒂斯”号舱门,帮助宇航员离开航天飞机。
弗格森坐在舱内,享受着伴随航天飞机的最后一刻。“这挺困难,我们将走下‘阿特兰蒂斯’号了,”他说。
毕竟,他是最后一个离开航天飞机的人。
对航天飞机时代的见证者而言,一路走来,难说再见。
卡尔·伦斯特伦是一名摄影师,先前帮助成立一项宇航员奖学金基金。航天飞机首次升空时,他只是一名少年。
“我还没有哭,但这一时刻让人情绪波动,”他说。
指令长弗格森说:“谢谢你们,‘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奋进’号和我们的这艘‘阿特兰蒂斯’号。谢谢你们保护我们,把(航天飞机)项目带向这一合适的终点”。
“航天飞机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宇宙的方式。今天,太多情感交织在一起,但有一件事不可争辩……探索不会停止。”
未来,我们会走得越来越远
美国研制航天飞机的初衷是可重复使用,以节约发射费用。但事与愿违,航天飞机发射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航天飞机上的助推火箭和外部燃料箱等主要部件始终无法完全重复使用,飞行间隔期也较长。30年来,美国所有5架航天飞机总共只飞行了135次,而最初的设想是每架航天飞机重复飞行100次。
此外,航天飞机结构复杂、技术风险大,在1986年和2003年发生两次重大事故,造成14名宇航员遇难。现在航天飞机的安全性比30年前提高了10倍,但发生灾难性事故的风险仍达九十分之一。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美国终止航天飞机项目的主要原因。
不过,宇航员们认为,美国太空探索将继续,太空项目前景光明。
“阿特兰蒂斯”号宇航员雷克斯·瓦莱姆说:“我们处在一个过渡期,会有些不舒服,但是我们把近地轨道飞行和前往国际空间站的事交给企业做……航天局将由此解放,着手超越近地轨道的飞行项目,例如飞往月球、一颗小行星或者火星……我们会走得越来越远,不久便可以去新的地方。”
依据美国航天局的规划,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的空白期,美国宇航员将乘坐俄罗斯“联盟”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美国航天局在今年3月透露,由于通货膨胀,预计在2014年至2016年间,每名美国宇航员乘坐俄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和地球的平均“票价”将上涨为6275万美元,而目前的“票价”为5100万美元。(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