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世博讯 8月20日上午,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主创团队在上海首度公开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陈先进介绍说,中国国家馆展示深化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
展示内容以“水”为统一元素 主创团队阵容强大
据悉,中国国家馆展示内容将以“水”为统一元素,从核心展示、动感体验、未来畅想3个层次演绎“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表现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中国国家馆深化设计主创团队包括: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展示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展示创意总监、台湾知名策划人姚开阳,展示影响艺术总监、导演陆川。
中国馆智慧之旅效果图
展示区域共分3层 内设轨道车和多媒体影院
中国国家馆将采用艺术装置的手法来营造空间与造型,并利用多媒体影像手段和其他多元的艺术手法表现设计理念。展示区域共约15000平方米,分为3层,分别为49米层、41米层和33米层。
其中,49米层为核心展区《东方足迹》,该层的展示面积最大,将设多媒体剧院,集中展示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巨大规模和宏伟气派。从影院出来,一幅放大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中国古代城市的繁华景象,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41米层体验展区为《智慧之旅》,这里将集中展示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观众将乘坐轨道车轻松愉快的游览,沿途可以看到中国城市选址、布局的智慧,包括木结构建筑、拱桥、园林等。33米层为功能展区《绽放的城市》,由于这里面积最小,设计比较简洁、舒展,以白色基调为主。主要展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的挑战。
中国馆智慧长河展区效果图
参观中国馆需45分钟 世博结束后或继续开放
陈先进在见面会上介绍说,参观整个中国馆大概需要45分钟,世博会期间每日中国馆的客流量约为5万人左右。
由于世博期间人流量巨大,世博局已在制定一些方案,以方便参观、满足更多游客游览中国馆的需求。比如,中国馆的运营时间适当延长、采用事先预约的方式参观、世博结束后继续开放中国馆等方案。
9月底布展工程全面展开 明年4月试运营
随着9月底中国馆建筑全面交付使用,布展工程即将全面展开。2010年3月份,中国馆的布展工作将进入验收阶段,4月份进行试运营,以保证5月1日世博开幕后的正式投运。
中国国家馆深化设计工作于2007年12月10日启动,经过了概念设计、优化和深化3个阶段。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上海世博局向国内外公开征集“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概念方案”,共有31个国内外团队的17个方案参加征集。经专家评审,有10个方案入围。2008年5月至9月,在世博局、相关专家和团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中国国家馆概念设计方案。2008年12月23日,概念设计方案获中国馆筹备领导小组通过。2009年1月中旬,确定中国国家馆展示深化设计由中央美术学院牵头组成联合设计团队。
主创团队人物简介
潘公凯
中国国家馆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海,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公凯教授在艺术方面有很深造诣,曾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并多次在纽约、旧金山、香港、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91年10月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
黄建成
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总监。
西安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作品曾参加十余次全国性美展和设计展,获多项国家奖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曾担任2005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国馆艺术总监兼总设计师。参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淮海战役纪念馆、湖南省博物馆、虎门海战博物馆等大型空间设计并获奖。
姚开阳
中国国家馆展示创意总监。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曾任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及应用美术系讲师,并具有28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导演及创意设计师,以其精准犀利的创意能力、对最新展示科技的知识与实务经验, 以及对中华文化深入的了解, 获得业界认同。现任台湾跃狮影像科技公司创意总监、中国军舰博物馆馆长。
陆川
中国国家馆影像艺术总监、中国国家馆主题电影总导演。1971年出生于新疆。 1998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作为新一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的电影在广泛的观众基础和深邃的艺术思考之间寻找平衡,从影八年以来,自编自导拍摄了《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三部影片,每部均引起巨大反响,并获国内外大奖。陆川导演还曾担任2007年上海特奥会开幕式艺术总监和开幕式宣传片总导演。
腾讯世博 bone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