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是中华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春节。
这一天的清晨, 安化县平口镇的党委书记胡厚坤先生,在一片欢笑声, 主宾热情握手后, 送走了4 他家四位尊费的客人。这让正在欢度春节的邻邻居们感到诧异了: 按照这里的传统习俗与民族风情, 一般来说: 这一天, 是只和父母子女在一起吃团年饭的。因为该走的年前就回去了, 拜年的亲友, 最早也要等到第二天才来。他们是书记的什么贵客呢?怎么今天就欢送走了呢?那么他们又到哪里去呢?人们都用疑惑不解的眼光, 送走了远去的吉普车......
那么, 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还得从过去的10小时——也就是难忘的除夕之夜说起:
徘徊车站的台胞
1993年农历12月29日的上午10时, 从未去过大陆的台胞夏青云之长子夏怀湘先生, 接到了先期回到大陆老家的爸爸妈妈打来的电话, 要他按原计划(他是因临时有急事要处理才未 能与父母同行的)赶回大陆老家。并告知有满叔到平口火车站来迎接他的。怀湘接到电话后,感到时间太紧了, 开始时内心也很矛盾,但他记起了父母离家前夕的交待:“爸爸因为长期想 念大陆的亲人, 但又不能回去看望, 就和你妈商量, 因我是湖南省安化县大仓村人, 就将你们三兄弟依次取名怀湘、湘安、怀仓。你是弟妹中的老大哥, 还是要争取时间早一点赶回老家, 认亲敬祖啦!”于是怀湘就在第二天,也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按时坐飞机离开桃源市,下午六点四十分, 在长沙市黄花机场降落, 接着就坐上湘黔铁路的西去列车。因是除夕, 无特殊情况滞留在外的早就回家了, 所以车上的旅客很少,而且只有他一个台胞。列车工作人员对他非常热情,服务很周到。怕他旅途寂寞和疲劳, 就主动前来陪他说了一会儿话。在闲谈中,告诉他:"到平口车站还有好几个小时, 特地安排在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休息, 下车也方便些。现在, 你就放心睡觉吧!到时, 乘务员会叫醒你的, 不会误车和过站的。"
怀湘先生初来大陆, 在列车工作人员的热情照顾下, 毫无陌生之感。于是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凌晨三点多钟, 乘务员轻轻摇醒了他, 帮他提着行李送到车厢门口,让他下车了。
这时, 车站晨雾很大。近处不见人影, 远处不见灯光。出站口在哪里,怎么走,满叔在哪里等他?他想了很多。他在焦虑的等待中随意地向站台的一端走去……要寻找到站台出口才好啊!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呀, 怎么这么近就走完了站台?啊, 确是一个小站台呀!他立即又返回走上站台……正徘徊着,只听到站台旁边, 远处一幢小房的三层楼上, 传来了一声亲切的问话:"站台上的年轻人,你是从台湾来的吗?" 他赶忙回答:"是的!" “请等一下,我就下来接你!”来人约30 岁的年纪,面貌清瘦,精明干练的样子, 他热情帮怀湘先生提着行李, 两 人一路上也没多说话, 只将行李送到工楼一间布置得非常漂亮雅致并贴有红双气喜字和婚联的新房里, 送来一杯热茶之后就出去了。
这时年轻台胞怀湘先生感到很奇怪: 这位非常客气地接待他的人是谁呢?满叔不会这么年轻吧?再说他为什么不问我的名字呢?他为什么不向我作自我介绍呢?这里,分明是一问布置得很富丽很高雅的结婚用的新房呀,那么新娘、新郎在哪里呢?为什么又让我进来呢?怀湘在新房里坐着又站起, 站起又坐下,内心很是纳闷和不安, 但立即稳住自己, 且慢, 别慌张, 先喝茶, 让他再进来时让我问个明白好啦!
一场有趣的误会
怀湘先生在没有新娘陪伴的洞房里, 稀里糊涂地又很焦灼地当了’"漫长"的十分钟的"新郎官"之后, 终于等到接他的男主人和他的夫人从三楼下来了。两口子又很客气地借口请他吃茶点将怀湘先生请出新房, 行李也悄悄地放回到客厅里。然后没有等怀湘先生先开口就主动问了这位年轻台胞的姓名,到哪里去……等问清了详细的情况后, 这时两口子才相视一笑, 连声说:"对不起, 我们发生了一场有趣的误会啦!"
原来这家男主人姓陆, 是平口镇办企业教学黑板厂的厂长, 经营管理得好。企业赚了钱, 自己也有了积蓄, 就在紧挨车站建了这栋小楼房, 刚装修粉刷完毕, 他们自己才搬进来不久。而在平口镇招待所工作的张小姐正准备和一位年轻台胞结婚, 两人已商量好了时间,约定在过年以后, 正月初三来大陆。他们打算在农村老家举行婚礼会过亲友后, 就来镇上租的新房里度蜜月。她将新房布置好后, 先回乡下过年去了。陆厂长然后笑着说:"我是偶然起来解手, 在阳台上看到你在站台徘徊走动,以为是那位即将作新郎的台胞, 改变计划提前来大陆了。",“不过不要紧”,陆厂长赶快安慰怀湘先生说:“你的满叔也许正在到处找你,我陪你上街去, 会碰上来接你的满叔的。”于是陆厂长又领着怀湘先生下楼再次走进站台, 四处张望; 又走出站台到街道上, 连续问了车站附近的几家旅社, 答复都没有看到有林大仓村来接台胞的专人专车。这时, 陆厂长也急了, 觉得这事非同小可, 立即打电话将情况报告了平口镇的党委书记胡厚坤先生, 陆广长又帮助怀湘先生提着行李亲自送到胡书记家里。胡书记爽朗地说:"欢迎、欢迎、小伙子莫着急, 路上辛苦了, 你先美美地睡一觉, 一切听我来安排。"胡书记听陆厂长说他: 忙中"乱点鸳鸯谱", 将怀湘安排在张小姐的新房里当了十分钟没有新娘的新郎后, 相互打趣, 哈哈大笑。怀湘虽听不懂他们之间的全部谈话,但主要意思也明白啦,不禁也在内心发出了有趣的微笑。
满叔深夜唤侄声
来车站接怀湘先生的满叔和同来的大仓村党支部书记夏建勋先生是准时到了的。火车进站后,他们立在站台的中部, 就是因为浓重的夜雾影响了视线, 什么也看不清楚, 等火车开走后, 仍然没有见到下车的初次会面的侄儿。便跑到站台调度室给正在行进中的列车打电话询问, 是否坐过站了?得到的答复是:"有一位台胞在平口车站下车了。" 当他们回头再找的时候, 恰好怀湘先生已被陆厂长接进了新房。满叔找遍了车站的房前屋后都没有见到人。于是再央求车站调度室向前进到了低庄的列车打电话问情况, 得到的答复仍然是:"台胞已在平口车站准时下车, 且只有这位台胞一人在该站下车。"调度室的工作人员帮助分析:"可能是你的侄子, 见不到来接他的亲人, 自己先住旅社了?于是满叔他们就将平口镇上所有大小的旅社都问 过了。共同的答复是:"没有见到有台胞要住店。" 满叔没有法子, 只好第三次央求调度室向列车打电话作详细询问。这时,列车已到了怀化市的终点站, 列车长和乘务员们都已经回家休息了。但还是得到了很负责任的, 更肯定、更确切、更有具体情况的详细答复:" 大年三十夜,车上的乘客很少, 在平口车站,只有一位旅客下车,就是这位年轻的台胞。大约30 多岁, 中等身材, 胖敦壮实。为了下车方便, 安排他在最后一节车厢, 怕他孤身一人旅途寂寞和疲劳, 车长还和他闲谈了一会, 才安排他休息……"得到了这样有具体情节的并且十分感人的答复,再不能怀疑是坐过站下错车了。这时, 满叔可是更急了, 他想了很多: 年轻的台胞, 初来大陆, 语言不通, 人地生疏; 年三十晚上, 一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 侯而走险,要弄个过年盘缠,甚至不光谋财, 而且还会……他不敢再想下去了,越想越着急, 越想越担忧, 甚至越想越害怕, 越想越揪心……他想一定是侄儿出了意外。于是他大声而急骤地呼唤侄儿的名字:"怀湘, 怀湘!" 接着又拖长声音:" 怀一一湘, 怀——湘, 你在哪里?"最后急得满叔几乎是带着难过的哭腔,充满感情地拖长声音: “怀湘, 你在哪里?满叔来接你啦! 跟我回去啊!”一边大声呼唤侄儿, 一边在车站边缘的草堆茅丛, 土坎沟边,到处寻找 ……长久而大声的甚至有些凄凉情感的呼唤, 在寂静的夜空, 穿山过谷,一浪一浪地传出很远很远,也惊醒了附近许多酣睡的人们。这时, 终于走过来一位有心人, 在问清了情况之后,他说:“在大约三个多小时前, 我见到了陆厂长,在车站附近的旅社门口, 向服务员们打听, 看没看到从大仓村 来接台胞的人, 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人, 他没有说话。从穿着打扮和表情上, 我看有点像个台胞,你老人家莫急, 问问陆厂长就会有个眉目的……”于是满叔他们走到小楼下, 大声将陆厂长从睡梦中唤醒, 这时, 一切都明白了。热情的陆广长又将满叔送到胡书记家里, 他们叔侄才得以初次见面。
书记家里的圆年饭
怀湘先生在胡书记家里见到了来接他的满叔后, 心情十分激动,只想争分夺妙早一点见到因为没有准时赶到老家,会十分挂念他安全的爸爸妈妈。要求满叔赶快上车带他回去。这时,厚坤书记发话了, 他笑着说:" 按常理讲应让怀湘先生早点见到亲人。但话又说回来,不慢也是己经慢了的。不担搁也是已经担搁了的,哪有不留住吃早饭就让客人走的道理呀!" 再说:" 我们这里的民情风俗是大年初一, 全家欢聚一堂共吃团年饭。你们四位都是我难得请到的贵客, 这是我们大家有福有缘, 是千百年难逢的好事, 来,不要客气了, 请入席吧!" 两岸的亲人,初次见面的叔侄,共同在书记家里吃了团年饭。这时, 旭日东升, 艳阳高照, 春意浓浓,怀湘满心喜悦地坐上满叔来接他的吉普车, 飞速地直奔向往已久的老家大仓村......
作者姓名:刘建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