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宗荣禄这个名字, 如今在位于山西省南部的雀州市可以说几乎是无人不知。这主要是缘 于十多年前由当地政府设立的, 迄今为止时唯一的一项奖学基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 霍州市人民政府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峡彼岸台湾"宗柴禄先生奖学基金保管委员会"的信,信中称: 在台北有一位先生叫宗荣禄, 系霍州市南杜比村人, 在大陆解放前去了台湾。宗先生只身一人, 在台湾无亲无故, 他生前时刻想念家乡,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宗先生更加思乡心切, 无时无刻不在期盼有朝一日能够回到大陆, 踏上家乡的热土,
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报效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令人遗憾的是就在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 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政策实施前夕, 苦苦等待了三十多年的宗先生, 却囚身患绝症医治无效, 不幸去世。宗先生弥留之际, 曾立下遗嘱: 委托台北山西同乡会, 将其生前房屋变卖所得, 转交给家乡人民政府, 以资助家乡品学兼优, 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台北山西同乡会遵照宗先生遗嘱, 成立了"宗荣禄奖学基金保管委员会"。随后, 该会又委托宗先生在台的霍州籍同乡杨仲哲先生给霍州市人民政府来信, 转达宗先生的遗嘱并将其房屋变实所得三十万元新台币兑换成美元, 交给当地政府以造福桑梓。时任霍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们, 为宗先生对祖国和家乡人民的一颗赤诚之心所感动, 决定接纳这笔捐款, 了却 宗先生报效家乡人民的未了心愿, 并决定设立以宗先生名字命名的"霍州市宗荣禄奖学基金", 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 研究制定了章程, 出台了奖励办法, 严格规定: 每年奖励金只用利息, 不动本金, 非经奖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任何人无权支用。
转眼间, 十多年过去了。可以告慰宗先生的是:"霍州市宗荣禄奖学基金"从一九九三年开始颁奖至今已有九百二十六名在中小学阶段品学兼优且家境贫寒的学生受到奖励。其中已经高中毕业的己全部考入全国、全军知名的数十所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材。淋浴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霍州市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宗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精神正在霍州大地上进一步发扬光大, 宗荣禄奖学基金将激励家乡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刻苦学习, 奋发有为。宗先生将永远活在霍州市三十万人民心中。宗荣禄英名永在, 万古不朽。
李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