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国防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台侨联合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为青年知识分子提供出国深造、奉献祖国的机会,大批海外学子身处异国、情系祖国。
我女儿女婿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相继在1989年和1987年去海外深造。女婿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哥分校海洋物理系博士(博士后毕业),现在该校海洋物理系工作,女儿也在该校生物医药研究室工作。他们事业稳定,家庭和谐,有一子一女就读大学和高中。女儿傅振幸为美籍华人,他们虽身居美国但仍不忘祖国对她的教育和培养之恩,于1997年会同华裔华人创办了《华夏中文学校》,不忘中华文化在美国华裔青少年中传播。虽然在圣地哥中文学校也有几所,有美籍人办的,也有台籍华人办的,但他们的教育内容和中文拼音各不相同,唯有我女儿等从中国大陆去的华裔华人完全是按照祖国大陆的课程教育,连汉语的拼音也用中国的《新华学生汉语拼音字典》,托在中国的朋友和亲属采购后寄往美国。
学校沈姓女校长也是上海人,我女儿是该校理事,负责财务。她们都是义工(中国称志愿者),不取薪酬,但供应午餐。教师都是国内去的华人,取少量薪酬。开办小学1—5年级和初中的汉语班,约20多个班,学生近700人。另有具有中国特色的才艺课,如中国书法、国画素描、围棋、唱歌、舞蹈、小提琴、电子琴、数学速算、乒乓、足球、排球等。因为学员和教师都是兼职,平时在各公司或学校就职,每周二天(星期六、日)租用当地政府学校教室教课,学生学费也相对较底,因此也深受在美华裔子女的欢迎,都把自己的子女送来学校上课,让孩子接受中华文化的传统教育,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国,与中国血脉相连。学生中既有中国血统的黄皮肤黑眼珠的华人,也有白皮肤黄头发的洋学生,他们或许是父母一方是美国人,也抱着对汉语的热爱,送自己的子女来校上课,一方面说明中国大陆改革开发三十年来经济科技发展很快,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希望给孩子学习汉语,为长大后报效祖国提供了语言上的方便。我女儿的二个孩子也在那里上课,并且功课很好,受到学校的数次奖状鼓励。
2001年初夏,我和老伴再次接受女儿的邀请,赴美旅游探亲,得知女儿在中文学校当义工已有四年之久,心中感到很欣慰,在学校的同意下,我也在中文学校当一名义工,每周二天跟女儿、外孙、外孙女开车去学校。因自己的英语水平差,难任教课之职,学校安排我做辅助工,为在校学生上课、下课打钟摇铃,傍晚散课后协助老师整理教室课桌椅,清理教室场地,虽然有些忙累,但心中很实在,因为我也是在异国为宏扬中国文化做了一点实事。在学校中我也结识了许多从中国大陆去的华裔华人,他们都是从北京、上海、武汉、合肥等全国各省市来美国的,他们子女的名字虽然都取了洋名(杰克、强尼、约翰、玛丽等),但名字后面都有一个中国姓(张、王、李、赵等)每逢中国佳节学校的教师和家长都会聚在一起开“派对”。这一年的中秋节,我也应邀在圣地哥的海边公园内欢度中秋节,教师和家长都带来了各自的孩子和食品,有罐装啤酒、可乐、中秋月饼,烤牛排、烤甜玉米、炸鸡腿和各类甜点和薯片,还有很多水果,大家三五人一起边吃边谈,气氛和谐融合,孩子们也三五成群的沙滩上玩沙滩排球、在浅滩游泳,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经过中文学校的相识、相聚,他们的中国心更相近了。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力量增强,还凝聚和团结了一大批海外爱国华人、华侨的心,当国际上有少数要危害分裂祖国时,华人华侨都敢于站出来斗争。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华夏中文学校》师生们纷纷捐款支援受灾同胞。5月17日的一次学生毕业典礼上,全校师生首先向中国四川汶川的遇害同胞和师生默哀一分钟,并在会上募捐善款,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家长都踊跃捐款,有几个小学生把平时的储蓄罐内的美元零钱都取出来捐献,学生家长人人捐款,场面十分热烈,他们把当场募捐到的一万多元美元寄给了中国红十字会。
“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海外侨胞,心向中国,情系祖国人民,祝愿中国改革开发继续深入发展,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作者:傅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