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肖娟,今年28岁,高中文化程度,是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妹子。6年前,她怀揣梦想,远赴到广东深圳打工,凭着勤奋与执着,从一个打工妹成长为一家台资企业的管理人员。4年后,又在她的极力引荐下,通过动员台商陈天宇先生,投资500多万元,在她的家乡创建了台企“襄樊新知电子有限公司”,由于她在“以台引台、招商引资”方面的突出成绩,被视为“回归工程”的典型,曾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她是1998年走进新婚的殿堂,一年后与丈夫有了爱情的结晶。然经过短暂的喜悦后,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在了面前,家徒四壁的窘况,嗷嗷待哺的女儿等,犹如磐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就在2000年11月,她含泪将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自己的父母,只身一人南下深圳打工。在茫茫人海中穿梭,在劳务市场驻足,眼看时间一天天流逝,可工作却没有着落,自己身上带去有限的钱也所剩无几。即使这样,她还是到几家如鞋厂、制衣厂这样的企业去应聘,结果却被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究其因,是自己的个头和身体单薄瘦弱,给人家的印象是弱不禁风。就在万般无奈、山穷水尽的时候,她选择了放手一搏,硬着头皮走进了一家台资企业。记得那次应聘面试,碰巧董事长路过人事部,他停下脚步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凭直觉明白那眼神意味着什么。果然不出所料,董事长也拿出前几家公司如出一辙的用人标准。面对无情的“逐客令”,此时她再也顾不上那么多,抑制不住躁动的心情,硬是从牙缝里迸出好多天来一直想要说的话:“各位考官,您今天让我走了,可能会后悔不已,因为贵公司将失去一名最好的员工,而不是模特。”就这一句话,打动了董事长,也让在场的考官们刮目相看。于是,她有幸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从进厂的那天起,她默默无闻地践行自己的诺言,珍惜这份来自不易的工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脏活、累活抢着干,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她很快从一名普通员工迅速成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工作干的如鱼得水,收入也在逐年提高,同事们无不投来敬佩的目光。按理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应该感到知足。可人们哪能知道她还藏着个还未圆的“梦”。与私讲,多么渴望有一天像千万个家庭那样团团圆圆,分享天伦之乐;与公讲,多么希望有一天家乡能有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为更多的兄弟姐妹提供就业机会,使贫脊的山区尽快富庶起来。为实现这个梦,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抓住一个机遇,决不能让它从手中溜走。
俗话说得好:“天道酬勤”。就在她苦苦为追寻一个“梦”寝食不安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点亮了希望之光。记得有一天参加完企业的例会,无意间听说董事长陈天宇先生为扩大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打算到内地开设分厂,地址初步确定江西,且正处在考察阶段的情况后。她想,台商既然能把工厂建在江西,那为什么不能建在我的家乡五山镇呢?因为从人力资源、投资环境、产品流向等方面,都有其明显的优势。仅劳动力成本这一项,就比深圳等地便宜很多,更重要的是通过招商引资能改变家乡的旧貌。
那段时间曾多次扪心自问:从山区走出来的她,最掂得出这“贫困”二字的份量,家乡的面貌多么需要有人对它进行改变啊。虽然引进一个企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众手拾柴火焰高”,人人献出一份爱,为什么不能出现一个奇迹呢!
她把引进台企来家乡的想法悄悄搁在心里,利用2004年春节回家期间,向五山镇政府的姚主任咨询台商办厂的事宜,姚主任热情地接待她,并代表党委、政府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感谢。有了家乡的厚望与厚爱,更坚定了她的勇气和信心。想到自己的那个梦就要实现,她顾不上与丈夫、女儿以及家人的相聚相守,顾不上感受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短短几天日子里,几乎把整个身心都投放在引进台企的目标上,从咨询有关政策到获取信息资料,从实地考察厂房到了解交通运输情况。凡此种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准备。由于有家乡领导的鼎力相助,很快完成了第一手资料。
憧憬着心中的梦,她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虽然离假期尚有一段时间,依然挥泪告别家人,又急匆匆踏上南下的列车。至于成功乎?失败乎?没有多加思索。深信只要努力了,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回深圳上班的日子,每天都在思索自己尚未实现的计划。直到有一天,利用工作的机会她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闲谈中她将这次回乡之行原原本本向老总作了陈述,言毕,鼓足勇气大胆地向董事长提出在她们家乡办电子厂的想法。此时,董事长陈天宇先生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的神色,或许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平时不显山露水的瘦弱女子,竟然会如此豁达直率,董事长看她非常认真的样子,就仔细听了她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他当时对她的介绍还是心存疑虑的。见状,她便把整理的整套谷城县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条件等相关资料拿给他参阅。看着看着,董事长刚才还紧锁的双眉,渐渐地舒展开了。为了彻底打消他的顾虑,便提出由她当向导最好到实地进行考察。
这一招果然奏效。在她的积极建议下,促成了董事长陈天宇先生的谷城之行。他们的到来,立即受到了当地党委及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镇里主要领导亲自陪同,围绕台商提出的选址建厂、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等问题,都想尽一切办法给予妥善的解决。陈天宇先生被家乡人的真诚所感动,一锤定音,当即拍板就将分厂建在谷城五山镇。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董事长便对她委以重任,回到深圳工厂进行全面学习生产作业流程和各级干部的管理模式。一个月后,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台企”襄樊新知电子公司“在她的家乡正式挂牌成立,她也以工厂管理者的身份走进了这家企业。要说深圳是她梦升起的地方,而真正圆她的梦的则是为家乡引进台资企业,实现了最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厂子启动了,她第一批就接纳了200名农村青年,其中70%的都是女性。从2004年建厂到2005年上半年,这是创业最艰辛的日子,由于多种因素所致,企业的生产效率每况愈下,更让人头疼的是人均产量还不及深圳工厂的四分之一,且因质量不合格导致退货、积压和报废,工厂的信誉受到严重的打击,台商萌生了撤资的去意,她的工作能力也受到质疑。正在危难的时刻,谷城县委、县政府以及镇里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为她排忧解难,并推荐两名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干部到工厂协助工作。工厂也在董事长陈天宇先生的亲自指导下,进行了重大人事变动。通过此次调整,工厂终于逐步走上了正轨,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好局面。如今,产品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收到国外的订单,目前,工厂出现了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她的工作得到台商的充分肯定和赏识,更加坚定了董事长陈天宇先生的投资信心。伴随工厂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的生产规模已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在今年年初,董事长陈天宇先生又作出了惊人之举,他再次追加投资300万元,在谷城县经济开发园区又征地20亩扩建新厂。目前,这家公司已正式竣工投产,拥有固定资产已有2700万元,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而且还打进了港澳及台湾市场,并远销到东南亚数国。2007年,她又在各级台办的大力支持下,从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到1000多万元的贷款,从香港购进了一条国际最先进的电子生产线,这家企业自主创新的“GaN大功率小型化倒装封装白光发光二极管生产工艺,经过专家严格评审论证,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成果鉴定,现在已经批量生产陆续打入国内外市场。2008年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世界经济全面萎缩,和国内企业出现动荡不安的不利情况,公司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大好局面,生产产值达到800万元,上交国家利税也达80多万元,面对眼前的一切,肖娟信心百倍,她在想,作为一个打工妹,她的绵薄之力没有白费,家乡的人们也不会忘记。此时,她还有好多好多梦想,但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在外的谷城老乡,不要忘记生育养育我们的土地,多为家乡引资集智,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把家乡建设得更多美丽富饶。
湖北谷城县委台办 刘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