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专题首页  最新动态  滨海新区概况  专家看滨海  图解滨海新区  津台交流  地方解读  台商看滨海  政策扶持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环境
 
 
  来源:      日期:2006-07-18 16:51

 

    1986年8月21日,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城市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并题词 “开发区大有希望”。

    为落实小平同志指示,天津市在总结开发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4年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阶段性目标。其基本构想是,以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为骨架,现代工业为基础,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商贸、金融、旅游竞相发展,形成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面向新世纪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力争到2003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经过新区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到2002年底,滨海新区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天津市的40.2%,外贸出口达到天津市的62%。

    十年来,滨海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与国际经济接轨,不断完善投资条件,力争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4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977.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0.8%。十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09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4亿元。外贸出口由1993年的5.03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89.38亿美元,年均递增33.3%。工业总产值由1993年的213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2133亿元,年均递增25.9%。十年累计批准三资企业项目5381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到新区工业总产值的6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6%。

    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一栋栋的高楼和工厂不断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正在迅速完善,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区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也不断增强。天津开发区200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51.4亿元,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指标评比中,连续八年位居第一。天津港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1万标箱,近80%的货物和60%的集装箱来自全国各地。保税区2003年实现进出区货物总值92亿美元,销售、分拨进口轿车占全国总量50%以上。滨海新区十年来与国内各省市共签定经济合作协议1770项,累计利用内资136.7亿元。国内上千家企业为新区产业直接配套。滨海新区产业传递、对外服务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来源:滨海新区商业网

编辑:weim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
  责任编辑:魏 萌
美术编辑:廖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