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经济区推进与台湾产业对接 “聚变效应”促双赢

时间:2009-06-04 09:3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6月3日播出): 面对金融危机,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力推进与台湾产业的双向对接,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让两岸产业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聚变效应”,实现互利双赢。

  这里是台湾主要平板显示厂商华映集团位于台北桃园的总部,虽然在金融危机中遭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依靠海峡西岸的积极布局和强劲需求,台湾平板显示产业正在走出困境。

  金融危机爆发后,因海外订单锐减,台湾华映、友达等主要面板企业一度陷入严重亏损。危急时刻,大陆的康佳、厦华等7家彩电企业为备战“家电下乡”,向台商订购了20亿美元的液晶面板。

  由于目前大陆还没有6代以上的面板生产线,因此打造跨越海峡的光电产业链对于大陆企业来说同样是双赢之举。

  今年前四个月,厦华的彩电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台湾华映的出货量目前也恢复到了危机前的四分之三。

  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福建近年来的产业升级也成为对接台资的牢固纽带。

  在过去的30年中,伴随着台湾对福建的三次投资,相关产业也完成了从“承接”到“对接”的转变。

  目前,在厦门软件园区,利用公共平台,一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显示芯片,设计、测试、封装的所有成本仅仅只要20多元。

  台湾华映、友达已经把面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背光模组生产线转移到福州、厦门等地,加上众多大陆配套厂商,在海峡西岸,一个年产液晶显示屏2000万片的世界级显示产业集群初见雏形。

  前不久,首次海峡两岸经贸行业协会对接会在福州举行,内容涵盖电子、石化、机械装备、交通物流等六大行业,两岸产业合作进入行业对接时代。

编辑:许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