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今天上午开幕, 45个项目上午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鼓励更多的台商回乡创业,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看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借投洽会寻找商机,与会台商纷纷表示:发展两岸经贸交流,泉州得天独厚
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今天上午开幕
今天上午9点,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在泉州影剧院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炳才,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张汉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叶双瑜,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李水林,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国台办主任助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秘书长李亚飞,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副主任邹尔均,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何世忠,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口岸办主任林昌丛,中国国民党组发会副主席高辉,泉州市领导郑道溪、朱明、傅圆圆、林荣取等,以及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台湾石化、光电、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公会、知名企业代表、泉州本地台商和全国各地70多家台商协会会长等共1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市长朱明主持了开幕式。市委书记郑道溪首先致词,郑道溪指出,泉州与台湾有着特殊的关系,泉台的经贸交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1983年福建首家台资企业落户泉州至今,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300家,总投资20.4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16.65亿美元,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紧抓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提出了打造新的台资聚集区的目标,得到广大台商的热烈响应,一批台湾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来泉考察投资,形成台资集聚的新态势。随着开放型经济纵深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加快,泉台产业合作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泉州建设新的台资聚集区的基础和条件更为成熟。
郑道溪书记:我们将继续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竭诚为广大台商朋友提供优良的创业生活环境,让投资者得到最丰厚的回报。真诚期盼各位新老朋友在泉州做大事业的同时,积极宣传海西、推介泉州,为泉台产业合作牵线搭桥,引荐更多客商来泉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李水林在随后的讲话中指出: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中,台湾同胞为大陆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台湾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两岸同胞都深切地感受到,和平顺应民心,发展造福两岸,合作带来双赢。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张汉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叶双瑜也在开幕式上致词。随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领导和嘉宾共为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启动开幕按钮。在礼炮声和音乐声中,缤纷的彩带和气球从天而降,为本届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影剧院里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开幕式过后还举行了泉台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据了解,本届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可望签约项目92个,投资总额145.09亿元,拟利用台资19.3亿美元。今天上台参加项目签字仪式的共有45个项目,投资总额103.04亿元,拟利用台资13.8亿美元,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光伏电子、精密机械、石油化工、特色农业、现代物流以及研发创意等新兴业态。
关中:久仰泉州看好未来两岸发展
昨天傍晚6点,市委书记郑道溪一行在泉州酒店凤凰厅会见了参加本届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等贵宾代表。泉台两地政商界人士表示,今后将加强产业合作,促进泉台产业升级。
会见活动结束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在泉州酒店,就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及泉州打造台资聚集区等问题接受本台记者的专访。
首次来泉州,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第一句话用了“心仪己久”来形容他对泉州的印象和感情。出录音,第一次来,但从小就久仰,因为我们台湾大多数人都是从福建泉州漳州去的,所以讲话也一样,包括建筑都很像,很亲切,像回家一样。
在谈到泉州准备打造台资聚集区时,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表示,台资聚集区的打造,有利于台商在祖国大陆寻找新的商机。这是一个方向,一个趋势,甚至是一个潮流,两岸在经济上的合作已经是非常密切了,台湾去年跟大陆的贸易额超过一千亿美金,所以台商在大陆都是不断地在寻找新的商机,我认为这种模式很好。
关中认为,泉州与台湾之间只隔着一道海峡,与其他地方相比,占有很大的地理优势,除此之外,相同的生活习惯、语言,都为泉州赢得了许多机遇。
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上的接近,如果三通的话我们大概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现在金门还有小三通,所以交通都便利,再一个都是闽南人,生活习惯也接近,应当是享有最好的商机。台湾跟福建合作,地理上来讲人文上来讲是最自然的,我认为将来在这方面潜力是巨大的。
在谈到我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畅想时,关中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将拉动内陆地区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成就。我的了解,大陆整个的发展一个就是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现在大陆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靠近北京、东北的渤海区,然后南方就是福建闽南地区的发展,我想这就是整个沿海地区连成一串,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这是个政策,也是个方向,也正在进行之中,我想一定会有好的成就。
关中:商业、人文共交流是追求的目标!
今天上午,在参加完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开幕式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一行还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二楼综合主题馆里,关中仔细观看了展馆内所陈列的文物,并对当时福建先民移民台湾、两岸风俗、文化、经贸交流等文物特别感兴趣。他对记者说,当年福建先民历尽千辛万苦才到台湾。如今,台湾同胞当抱着当时的心情,回乡创业。
几百年来我们的先民为了生活从福建到台湾,当年要越过黑水沟,要经历千辛万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所以我希望台湾同胞能够到自己的家乡来发展,到福建来发展,这对两岸同胞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衷心的祝愿。
在参观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之后,关中欣然在题字本上留下八个字“闽台一家、源远流长”。他表示,在两岸之间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候,两岸之间的人文往来也应当加大,这样才是两岸同胞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目前就是我们要怎么样把这些交流的成果扩大出来,尤其在文化方面,在人和人之间的来往方面,在学术的交流方面,在进一步的加强,除了商业经济的来往,再加上人文的来往,这样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我相信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台商:发展两岸经贸交流,泉州得天独厚
今天上午,在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开幕式结束之后,前来参加大会的台商代表参观了位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展馆。参观时,台商们纷纷表示,发展两岸经贸交流,泉州得天独厚。
闽台缘展馆现场声。
产业合作,共谋双赢。今天上午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热闹非凡,独具闽南建筑特色的门楼、大红的灯笼,以一种喜庆中透着乡情的气氛迎接前来参加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的台商们。
林秀琴女士是台湾大兴电线电缆股份限公司的总经理,她告诉记者,自己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来到泉州投资创业。我自己回到泉州以后,因为文化相同,信仰相同,我回到泉州的第一年就感觉我回家了。所以泉州对台商来讲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在台湾创业的精神跟在泉州的创业精神其实是一样的。
如今的林女士,在泉州的事业蒸蒸日上,对泉州日后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了信心。今天,林女士走遍了展馆内的展位,对泉州各县市区推出的招商项目都认真地进行了了解,为的就是接下去的进一步投资。
与林女士一样,台湾优宾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的蒋宗民董事长对泉州推介的项目也都十分感兴趣。蒋董事长对记者说,他们之所以在泉州建设生产基地,就是看中了两岸三通之后,泉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真正三通了以后,离台湾就半个小时的航程,飞机拉起来还不用升高,就要下降了。所以泉州得天独厚。
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共有15个展位,其中12个展位由我市11个县市区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另外三个展位分别是泉州出口加工区、美旗国际物流中心和泉州市本级综合展位。各个展位都拿出自己最具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进行重点的推介。
据了解,本届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计划推介总投资约为400亿元的141个招商项目和泉州市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并为己落地、竣工的六个台商投资项目举行奠基剪彩仪式。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的张汉文会长表示,泉州只要将软件、硬件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很快就能够体现出其他沿海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出来。三通呀,这样的区位优势一定会比广东沿海更有力。你先要配套设施做得好,不管你硬体做得怎么漂亮,软件方面更重要,这样整个配套完善的话,发展的优势很快就会体现出来。(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