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活动每日速递:
  中国台湾网首页 评选活动首页 大赛动态 独家专访 网友留言精华 视频?访谈
 
专家在线
 
访谈嘉宾:郭震远

  时间:2005-12-29 15:49    来源:     
 
 

  由中国台湾网、人民网、新浪网、东南卫视联合推出的“2005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启动。作为评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5日15:00至16:00,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李义虎应邀在线,与网友一起回顾和分析了2005年两岸关系中的热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右)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李义虎(中)在访谈现场


视频文字直播

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台湾问题专家郭震远、李义虎访谈即将开始。敬请关注![15:07]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两岸关系中值得“大说特说”的一年,大事多,热点多。今年的1月1号起,中国台湾网、人民网、新浪网、东南卫视正式联合举办“2005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两岸关系中的重点问题。我们特地请来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李义虎,对于两岸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15:11]

  [主持人]:贾庆林在纪念“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新一届政府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看法,提出了九大观点,下面我们请郭教授对贾庆林主席的讲话进行解读。[15:13]

  [郭震远]:贾庆林主席在2005年1月28号纪念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继续奋斗的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这个讲话出来以后,在海峡两岸甚至在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贾庆林主席这个讲话的题目叫做“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继续争取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这个题目比较长。但是我想为什么它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把这么长的题目其实可以浓缩为四个字“反独促统”。  [15:14]

  [郭震远]:可以这样说,江泽民同志十年前的讲话,咱们大家一般叫“江八点”。它是反映了在90年代中期,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和我们的对台工作的政策。经过十年海峡两岸关系,特别是岛内的局势有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另外一方面,岛内台独势力恶性膨胀,其标志最典型的就是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及上台以后加紧推行台独路线。[15:15]

  [郭震远]:2004年3月陈水扁又利用非常不正当的手段实现连任。两岸关系可以说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贾庆林同志的讲话,我认为,是体现了咱们中央在对台工作上,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一个战略性的调整,这个战略性的调整就是明确强调地提出了反独是首要任务,通过反独维护海峡两岸和平,在这个基础上促进中国的统一,所以贾庆林主席的讲话,这么长长的标题,其实我认为就是体现了“反独促统”这么一个方针的调整。[15:15]

  [郭震远]:而这个调整其实是从2004年“5.17声明”发表以来,整个我们工作当中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大家都知道2004年12月17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反分裂国家法》列入立法程序的工作。所以在1月28号的时候,已经一个多月了,《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程序的推动是很顺利的。所以贾庆林主席这个讲话出来以后,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因为在这个讲话里面,一方面总结回顾了“江八点”发表十年以来,我们对台工作的进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同时,又特别强调了从9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台独势力恶性膨胀造成的台海紧张局势,两岸关系的严峻局面。而且,明确地表达了大陆方面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决不动摇的情况下,坚决地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坚定信念,这样又为后面的后续行动,最终3月14号全国人大通过并实施《反分裂国家法》作了一个非常必要的,非常有效的铺垫。 [15:16]

  [主持人]:李教授有什么补充的?[15:19]

  [李义虎]:刚才郭教授对这个意义和重要性说的非常的全面。这个讲话叫“1.28讲话”。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我觉得是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进行重要调整的开端的标志,因为3月4号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的会议上发表讲话,就是“胡四点”的讲话,我觉得是更加系统的对台政策的调整。这个意义刚才老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把遏独、反“独”放到一个战略的位置上加以对待,这是我们目前对台工作中最主要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15:21]

  [主持人]:接下来在贾庆林主席讲话的几天之后,就发生了台湾海基会的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去世,大陆的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2月1日抵达台北,代表汪道涵先生吊唁,这件事情在台海两岸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的意义是什么?[15:22]

  [李义虎]:今年“汪辜会谈”的两个主角,一年之中相继过世。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去世,汪道涵会长跟辜振甫两人之间,一个是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来讲,两人都做了很大的努力。1992年能够达成“九二共识”,就一个中国的原则双方有一个表示。两位老先生确实起了推动的作用,93年的4月份,4月27号,著名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也是汪、辜两位海岸两会最高首长举行的直接的会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领导人称这次会谈是“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当时的台湾领导人对这个评价也是比较高,“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中历史的里程碑”。这个词用的比较顺。汪辜会谈达成四项协议。这两个人在两岸关系的舞台上确实留下了很重要的篇章。这是一个方面的意义。[15:23]

  [李义虎]:另外一个从两人个人之间的交往来讲,两个人关系非常融洽、和谐,非常有情谊,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两个人对京剧都有相同的爱好。两人在中华文化的交流方面也有相当默契。在1998年辜振甫先生又来大陆访问,就出现了上海的汪辜会晤。与公与私都在两岸关系历史上都可以传为佳话的部分。[15:23]

  [李义虎]:李亚夫、孙亚夫代表汪道涵先生对辜振甫的家人表示悼念之意,也表示敬意。一个就是对辜振甫表示汪道涵会长以及大陆方面对他的悼念之意,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个比较善意的举动,从人道的立场上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当时的情况,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5:23]

  [主持人]:各位网友如果有什么问题,向嘉宾提出的话,我们在嘉宾访谈中间的时候可以穿插回答网友的问题。郭教授对刚才的问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15:23]

  [郭震远]:我觉得李教授对发生在2005年1月底2月初海协会的孙亚夫副会长和李亚飞秘书长代表汪道涵会长前去吊唁辜振甫先生,这一件事确实是一件有人情味、非常有感情的事。刚才李教授讲到汪、辜二老与公与私感情很深。我自己很有感受,在汪辜会谈以后,我见到了汪老,他说辜先生很喜欢京剧,我也很喜欢。就准备了一套京剧的唱片,当时说的时候,汪道涵先生真的眉飞色舞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我想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看大陆对于台湾确实非常有感情,这样的大人物和普通人都一样。而且我觉得放在2003、2004年两岸关系非常严峻的背景下,两岸的人士交往和感情不受这个的影响。表明了辜振甫先生推动两岸关系改善的充分肯定。 [15:25]

  [主持人]:1月份、2月份分别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件,3月份两件大事,份量更加重。3月4号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政协联组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四点意见,对“胡四点”海内外舆论也好,包括台湾当局也好,都有不同的解读。 [15:25]

  [郭震远]:胡锦涛主席3月4号的讲话非常重要,作为我个人来评选“2005年两岸关系的十大新闻”,我是认为毫不犹豫这是头等大事。我个人当时得知这个讲话之后,我的感觉就是,这是咱们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的大纲。  [15:28]

  [郭震远]:这个讲话不长,但是,把握了整个问题的要害,前瞻性极强,现在过了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回头来看,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看出来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的战略思想、策略思想和具体的政策方针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为这四条,所谓,我们平常讲的“四个决不”。一个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这是我们台湾问题出现50多年以来,我们一贯的最基本的立场,这个立场是连续的,决不可能改变。第二个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为什么?前面也都讲到在9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2000年陈水扁执政以后,由于“台独”势力恶性膨胀,两岸关系非常严峻,台海局势也是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两岸民众非常关心,国际社会也非常关心。我们明确地表示,我们坚持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不会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来争取。[15:28]

  [郭震远]:第三条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解决两岸关系,我们靠什么?就是靠两岸民众的感情,两岸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愿望,所以我们从来都说寄希望于台湾民众,而不因为岛内台湾势力的膨胀而有所减弱。[15:29]

  [郭震远]:最后一条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是问题的关键。“台独”活动有一些人是抱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大陆会不会承认“台独”怎么样?这一点说的非常清楚,决不妥协,实际上也正是这样做的。从这个讲话发表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这四条在我们对台工作当中,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当中,可以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讲话不久,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当中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 [15:29]

  [李义虎]:同样郭教授说的很全面。我同意他第一个提法。去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我认为它是首选,这是毫不犹豫的。可见其重要性之大。可能我用这样比较概括的和简练明确的话语来做一下说明。  [15:30]

  [李义虎]:第一,我觉得这个讲话非常具有战略性。它是我们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战略调整的重要标准,大家可以拿它跟贾庆林的讲话做一个对比,贾庆林的讲话是推动对台政策的调整,到了胡锦涛讲话的时候,我们对台政策的调整非常系统,有某种定型的含义。 [15:31]

  [李义虎]:第二个非常有创新的特点。这个讲话里面很多表述是富有新意,有一些提法是新的,过去不太有,或者没有的。比如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新的解释,比如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新的表述,以及大陆在推动台湾民众工作方面一些提法和做法,还有我们在两岸关系中解决的一些问题都摆出来,这都是有一些很现实的意义。 [15:38]

  [李义虎]:另外,这个讲话有自信的特点。反映出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中,有很强的自信。当然这种自信一个是来源于我们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内和谐社会比较稳定,以及我们国际地位的提高,所以现在我们有很强的自信。这反映在两岸关系中,我觉得胡锦涛四点讲话和后面要谈的《反分裂国家法》,是以这两个为标志。从去年3月份以后,我们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更有力地控制在我们手里,所以后来两岸关系有那么好的发展。[15:39]

  [李义虎]:胡锦涛“四点讲话”,应该是我们对台纲领性的方针和指导文件。我相信胡锦涛总书记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今后对台政策还会有一些进一步的调整、适应两岸关系变化的需要,还会适时地作出调整,调整的方向很清楚,就是反“独”。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这样的话,造福于两岸人民。 [15:39]

  [主持人]:刚才两位嘉宾讲的都非常的全面,下面咱们和网友互动一下。[15:39]

  [网友酒半仙]:请主持人介绍一下两位嘉宾的情况。[15:40]

  [主持人]:一位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李义虎,一位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15:40]

  [网友雨林]:你认为胡锦涛的四点意见对两岸关系有什么作用?[15:40]

  [主持人]:刚才两位专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15:40]

  [网友雨林]:请问《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对2008年台湾大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5:41]

  [主持人]:咱们先请李教授先谈谈。 [15:41]

  [李义虎]:我把情况简单说明一下。我们的人代会议一般是3月5号开幕,好象在3月8号《反分裂国家法》进入审议的过程。3月8号到3月14号最后高票通过,花了好几天时间,这个法律非常重要,人大代表非常负责任,非常仔细,慎重地来审议法律。这部法律是我们国家法律体里面非常独特的法律,可以叫做专门法或者特别法,就是就反分裂国家的行为制定和通过的法律。这部法律第一条说的非常的清楚,为了遏制和反对“台独”分裂国家行为,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条是立法的精神和宗旨。 [15:42]

  [李义虎]:这个法律起什么作用呢?主要就是遏制和反对“台独”。这是《反分裂国家法》,就是反分裂国家行为的很重要的法律。这部法律第八条、第九条对于如何反对国家分裂行为做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这位网友的问题。我个人理解就是划出了不可逾越的底线,这种底线也不是很僵硬,很不灵活,主要是划了一个大的底线。三种情况发生的话我们将怎么样。所以这个是很明确的有这样的规定。[15:42]

  [李义虎]:这个法律起什么作用呢?主要就是遏制和反对“台独”。这是《反分裂国家法》,就是反分裂国家行为的很重要的法律。这部法律第八条、第九条对于如何反对国家分裂行为做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这位网友的问题。我个人理解就是划出了不可逾越的底线,这种底线也不是很僵硬,很不灵活,主要是划了一个大的底线。三种情况发生的话我们将怎么样。所以这个是很明确的有这样的规定。[15:42]

  [李义虎]:这部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是:一是我们对台政策整个战略调整的部分,这几年面对岛内的势力,操“法律台独”,它在岛内利用防御的形式制造分裂国家的行为,我们也必然是拿起法律的武器反制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它的意义就是,给了一道你不可逾越的门槛。[15:42]

  [李义虎]:我们把我们很多对台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我们国内是依法治国,这是一个基本的方针国策,同时也是依法治“独”。从法律意义上讲,就不是闹着玩的了。我觉得台湾很多人士也很清楚,大陆制定这样一部法律,他觉得大陆真的是非常认真地、非常严肃地对待如果出现“台独”的事变会怎么办?[15:42]

  [李义虎]:我有一个学生,上了台湾某个网站查了一下,网站上有一个标题叫“狼真的来了”。所以这个法律的第八条、第九条说的非常的清楚,有明确的规定,是法律性的规定。[15:43]

  [李义虎]: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个法律很特殊,既给“台独”划出不可逾越的底线,对两岸的发展交流,实现国家统一,也作出了规定。比如第六条、第七条用细目表述出来,就如何推动两岸关系,我们做什么事,做出了几条规定。和平统一谈判的时候谈什么问题等等。这个法律跟其他的法律不太一样。所以用比较学术化的语言来说,就是说等于大陆用这样一部法律来设置了奖惩的机制。这里面有惩罚的,另外也有奖励的一面,就是第六条、第七条。当然以惩为主,在正常的情况下如何推动两岸关系,也有规定。用学术话来讲,就是设立奖惩机制,防止发生重大的改变,一个是符合我们遏“独”的战略重心,另外也是争取台湾人民,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一面。 [15:43]

  [主持人]:下面网友的问题非常多了,咱们结合网友的问题来谈一下。[15:44]

  [主持人]:郭教授对《反分裂国家法》有什么综合的补充?  [15:44]

  [郭震远]:确实如李教授所说,第一体现了我们现在对台工作的战略思想,反“独”是首要任务,“反独促统”。反“独”又是和维护台海和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李教授刚才讲到在《反分裂国家法》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善意,也都是立足于我们既要打掉“台独”,破坏台海和平最主要的因素,同时我们也通过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进一步维护台海的和平。所以这个法出来以后,确实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都非常明确了一条,“台独”就意味着是非和平方式的解决,这一点是决不含糊的,但是只要不搞“台独”,两岸关系的缓和发展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国际社会在岛内反响极大,最主要是对“台独”分子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别看他还囔囔,但是心虚。  [15:45]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除了关心我们的“十大新闻”之外,对两岸关系中的一些热点的问题,他们也比较关心。咱们就回答他们的一些问题。  [15:46]

  [网友邹凯]:2005年两岸的统一会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如何把两岸热点转化为和谐点?  [15:47]

  [郭震远]:2005年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是很重大的,而且这种变化归结起来就是两岸关系有所改善,台海局势有所缓和,特别是和过去十年来比,这一点就更明显了。这样一种局面,我们认为首先还是反“独”遏“独”,把“台独”的气势打下去,把“台独”的势头遏制住。这样来讲,从长远看,当然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但是在现阶段,在近期我们首先考虑的还是反“独”遏“独”。  [15:48]

  [主持人]:这儿有一个涉及到国际关系的问题。  [15:49]

  [网友]:日前有学者撰文,认为目前出现了一种中美两国联手遏制法理“台独”的新形势,请问嘉宾怎么看?  [15:49]

  [李义虎]:这件事发生在2003年6月份以后,陈水扁和岛内的一些势力推动“公投”之后,应该说是朝着“法理台独”在努力。对于陈水扁的动作,我们大陆方面表明了我们的基本态度,推动这样的一个“公投”,会冲撞两岸关系底线,就是单方面的现状,我们将要采取非常强硬的对策。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美国的态度,美国对于台湾当局推动“公投”,制造单方面的改变现状,表示了很强烈的担忧。  [15:50]

  [李义虎]:另外,美国政府明确地表示了态度,“反对”,过去他们用“不支持”,现在用的是“反对”。美国在台湾搞公投这个问题上,表态是比较明确。这是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认为台湾当局如果推动这样的“公投”,将会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这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  [15:50]

  [李义虎]:另外我们其实也看到,美国在国际关系上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也不是可以独立应对的,有的时候需要中国的合作。两国战略利益的合作点比较多。比如说,反恐、防止核扩散,经济合作,包括现在的禽流感的防控、跨国犯罪的预防,以及很多地区问题,比如朝核问题,伊拉克问题,我们要说的还有很多。美国在国内的自然灾害等等。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不是万能的。所以他很多问题需要中国的合作和配合。如果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美国也知晓这样的政策,美国如果在台湾问题上跟中国产生碰撞,美国判断不太符合本国的利益。美国就表明了反对陈水扁“台独”。包括近期陈水扁讲话之后,美国又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15:50]

  [李义虎]:这位网友说“中美两国联手反对‘公投’”,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来说,说明中美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一致的。就是要维护台海基本的现状,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  [15:52]

  [郭震远]:李教授说的非常精采。我想就是一句话“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符合中美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反过来讲就是“台独”是不仅危害中国的利益,同时也要损害美国的利益。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15:53]

  [主持人]:现在还有很多网友提出关于两岸统一的问题,台湾民众怎么看?两位专家经常到台湾,跟台湾的各界人士都有很多的接触,谈谈你们的感受和结论。  [15:54]

  [李义虎]:我前不久刚刚从台湾回来,我感觉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反对“台独”的。它也不是说同意马上统一,总的来讲是维持现状。但是,我们去台湾访问的时候,跟很多学者、民众甚至一些政党人士聊,感觉到更多的人希望两岸和平。而这种和平局面维持下去,决不是短暂的气氛。有了两岸的和平,大陆比较大,台湾比较小,对于他们来讲是安乡立命,这是一个根本所系的问题,所以他们非常看重。另外,对岛内社会来讲,他们要求社会安定稳定。所以他们希望对岛内有一个良性的治理。这样他们的经济生活、个人的生活才有保证,有点求和谐社会的意味。  [15:54]

  [李义虎]:还有两岸关系也要发展,他们也有一个观点就是两岸关系不要静止在一个点上,政局可能僵持在一个点上,但是文化的交流、民间的往来等等各个层次,包括经济、文化,甚至包括青年之间的交流交往,他们还是很愿意推动。所以主流民意就是维持现状,他们希望在一段时间不要打破这个现状,但是现在我觉得,从连宋访问大陆之后,岛内一年来的变化,和平统一原来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现在这个问题可以谈了,可以去讨论了,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话题。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有一种我未来不排除双方很融合的情况下,用和平的方式达成一个国家的统一,他们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个很强盛、繁荣、民主的国家。  [15:55]

  [郭震远]:马英九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统一应该是一个终极的目标,这个在过去可是不敢说的。  [15:56]

  [主持人]:下面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敏感的。不知道两位嘉宾有没有兴趣?  [15:56]

  [网友]:日本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15:57]

  [郭震远]:2005年从涉台国际环境来看,日台关系的发展是个很引人瞩目的事情,我们知道其实过去几十年,日本一直也跟在美国后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但是过去它采取了一种只做不说,或者多做少说的低姿态,但是从2005年2月所谓的“美日防卫磋商委员会2+2”会谈的声明里面,第一次公开地把所谓的台湾问题列为美日在亚太地区共同关注的12个战略目标之一,这是公开的、首次的这样来做。这表明日本是加大了干涉插手台湾问题的力度,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又采取了一系列“亲日”“媚日”的行为。最近刚刚透露出来,民进党内部搞了一个“日台关系论述”,讲了台湾把日本作为准战略合作伙伴,所以日本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是,把中国视为日本在亚太地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的考虑,以及在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情况下,日本采取了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很恶劣的,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我倒认为是很有限。  [15:57]

  [郭震远]: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只能跟在美国后面做这些事,它在台湾问题上,实际上是企图把台湾问题纳入日美同盟当中的一个问题,他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再一个台湾的民众甚至包括泛绿阵营的一些人,对于陈水扁,对于李登辉,他们这种投靠日本企图所谓通过强化日台关系谋求“台独”,都是反对的。因为这个问题超越了单纯的两岸关系,涉及到台湾的历史,涉及到台湾民众的强烈感情。另外一点,日本方面尽管现在中日关系严重恶化,但是在日本的战略天平上,中日关系当然比日本与台湾的关系重要的多,它这种做法无非就是拿台湾做一个战略筹码,在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取得更有利的地位,如此而已。  [15:58]

  [主持人]:因为两位专家既是台湾问题专家也是国际问题专家,所以刚才这两个问题得到了非常全面的回答。  [15:59]

  [主持人]:今年的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咱们所谈的几个都是在理论方面比较强一些,现在有一种说法,贾庆林主席的讲话包括胡锦涛的讲话,包括《反分裂国家法》整个构成了一个对台新思维。这个说法不见诸于官方的文件,都是学者还有一些海外舆论的评价,不知道两位专家对这个说法怎么评价?  [15:59]

  [李义虎]:这三方面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评价我们的对台政策。新思维是一些学者和报纸他们使用的语言。我觉得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对台的政策,一个是具有战略性的调整,这个调整不是一般性的调整,不是某个阶段的调整。战略性的调整是关乎全局。第二个有极大的创新、创意。这里面确实对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对台的政策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  [16:00]

  [郭震远]:2005年确实我们在对台的战略思想、策略思想、具体的方针政策都有比较明显的调整,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从来都强调,我们对台的方针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贾庆林主席的讲话实际上是对于“江八点”做了很全面的回顾,胡锦涛主席的“胡四点”,无论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的方针,寄希望于台湾民众,甚至就是坚决反对“台独”,这也都是我们从原则上是我们政策上的一贯性表现。但是在侧重点上,在具体的内容上,确实又有很多新的发展,所以我觉得不要动不动就新思维,因为确实是有发展,有调整。比方,最早用出来是80年代后期的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确实是和原来有根本的改变,当然用也无妨,我个人来讲,我从来不用“新思维”这样一个词,当然我觉得用这个词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16:02]

  [主持人]:总的来说,原则没有大的改变,而且非常坚定。  [16:02]

  [李义虎]:就是原则性灵活性好的结合。  [16:03]

  [主持人]:也有理论把“胡四点”和《反分裂国家法》说成一手软一手硬。  [16:03]

  [郭震远]:“胡四点”在《反分裂国家法》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换句话《反分裂国家法》是我们集体对台工作的思路方针策略的法律化,他们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16:03]

  [主持人]:现在我们的网友有一个问题。  [16:03]

  [网友]:台湾统一了,我们老百姓能想去就去吗?  [16:04]

  [主持人]:表达了一个非常善良的愿望。  [16:04]

  [郭震远]:我们就是统一了,仍然是实行一国两制,比方说香港、澳门,当然台湾的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的一国两制表现形式还是会有很多不同的。  [16:04]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精采的解答,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代表广大的网友感谢两位专家,希望有时间再来人民网作客。  [16:05]

  [郭震远]:谢谢,再见。  [16:05]

  [李义虎]:谢谢,再见。  [16:05]

  [主持人]: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6:05]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