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代知名书院

时间:2010-01-12 13:18   来源:海南日报

  对古代海南书院做过系统研究的海南省两名学人胡素萍和章佩岚女士,在其合著《海南古代书院》一书中对海南书院的源流和影响有过清晰的阐述。日前,她们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明清两代,海南书院在宋元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数量和规模俱增,成为海南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东坡书院、尚友书院、蔚文书院、琼台书院、溪北书院堪称海南古代书院的代表。

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海南书院的肇始

  海南之有真正的书院,应始于苏轼谪居昌化时。苏轼贬谪琼州后,曾在琼州郡治(府城)寄宿十来天,相传他曾指凿二泉。到达琼州郡后,他发现当地居民多饮用浑浊的河水。一次,他在郡城北发现地底有泉水,于是指导乡民“依地开凿,必得双泉”,乡民果真挖出两眼泉水。苏轼分别给它们取名“洗心泉”、“浮粟泉”。挖出双泉后,乡民们络绎不绝前来取水,苏轼也时常在泉边读书。苏轼去儋州后,琼州郡守先后在双泉上建起“临清亭”、“濯缨亭”、“洄酌亭”。苏轼北归后,第二年仙逝于常州,琼州士人闻讯,即在双泉旁他读书的地方建起一座东坡书院,院中立东坡石像以为纪念,也称东坡祠。

  海南儋州中和镇也有一所以“东坡”命名的书院,儋州东坡书院由载酒堂扩建而成。苏轼贬居儋州时,昌化军使张中常与之对弈赋诗,还结识了当地名贤黎子云、黎子明兄弟,彼此时相过往,饮酒论文。黎氏兄弟住在城东南,院子前临一大池,水竹清幽。为了聚会方便,张中和黎氏兄弟凑钱修整黎子云的旧茅屋,苏轼取《汉书·杨雄传》中“载酒肴,从游学”的典故,取名为“载酒堂”。

  “载酒堂”取自《汉书·杨雄传》中“载酒肴,从游学”的典故。儋州载酒堂何时改为书院,史籍和地方志无确切记载。从元天历二年(1329年)徐智《载酒堂记》看,所载“坡院”即为载酒堂。元泰定三年重建时,委任山长陈乾辅“实任其责”,并置买田亩若干,“属之坡院”,供祭祀修葺之用。可知,元代儋州东坡书院的建制已经存在,并初具规模。从那时起,载酒堂所在的东坡书院就成为海南书院的标志性建筑。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