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林寺大佛铸造模型
历经三年的卓杰努力,江西庐山东林寺大佛形像设计业已完成,即将进入铸造阶段。东林寺所建大佛,是中国目前由僧团自主筹建、设计铸造的露天大佛工程、旨在为两岸四地信众提供朝圣场所的宗教性项目。这是中国当前最后一尊由国家宗教局批准建设的露天大佛工程,也是国内最大一尊露天铜制阿弥陀佛接引像(通高48米)。以大佛工程为龙头的东林净土苑整体规划,是国内唯一的集修行、弘法、教育、研究、慈善、安老与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国际性宗教与文化交流平台。此一工程,自酝酬申报到实质建设,已历时十余年,日前动工在即,海内外信众翘首以盼。
据东林大佛工程筹建人大安法师表示,东林露天大佛的整体造型,吸收了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敦煌大佛、日本镰仓大佛、古印度及盛唐时期佛像的优点,力图达到宗教精神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结合(从小到中稿已经20次修改)。大佛的形像为接引式,以雄伟的身躯表现阿弥陀佛如慈父般博大、宽厚的胸怀,以悲悯的表情表现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无尽怜爱。通高四十八米,底座为48瓣莲台,表现阿弥陀佛为救度众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可以预见,即将出世的东林大佛,会成为代表当代最高水平的宗教艺术精品。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佛教净土宗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在佛教界拥有的信徒最多,这是一个人人都能修行的法门,最易修持,收效最大,是佛教大乘各宗各派的最终归宿。根据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法灭尽经》、《无量寿经》等典籍中的预言,佛教传扬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佛教的末法时期以后,各宗派教法纷纷消失,最后只留下阿弥陀佛法门住世百年,救度有缘众生。东林大佛建成,直至末法时期救度无边众生,是佛教末法时代的地标性工程,将赋予佛教以不朽的内涵与鲜活的生命力。 江西省政协主席钟起煌先生说,阿弥陀佛信仰是群众性最广泛的宗教信仰,东林大佛的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升国民道德,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昌盛。
大佛修建的文化背景:
1.名寺:东林寺是东晋以来中国南方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中心,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东林寺开山的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胡适语)。东林寺也是中国最早的山林寺院,东晋成立的东林白莲社是中国最早的结社念佛团体;早于玄奘西行二百多年,慧远大师曾派弟子法净、法领去印度取回包括《华严经》在内的200多部佛经,后延请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尊者等在东林寺翻译,寺内现有译经台遗迹;玄奘西行前曾派弟子来东林寺抄录佛经目录。公元751年,鉴真律师第五次东渡日本未遂,展转来到东林寺,朝礼慧远大师,并驻锡传戒,随后携东林寺的两位僧人,带着东林教义及白莲种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东林寺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寺院(儒释道三家最初在这里融合交流),与东林寺关系至密的文化名人:陶渊明、刘遗民、陆修静、佛陀跋陀罗尊者、谢灵运、智者大师、玄奘大师、李白、白居易、鉴真律师、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常总禅师,周敦颐、苏轼、岳飞、朱熹、陆游、黄庭坚、王阳明、憨山大师、紫柏尊者、徐霞客、康有为、周恩来、虚云老和尚等;东林寺开创的净土宗为目前佛教界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派(约80%)。
2.名山:庐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景观与世界地质公园双遗产所在地,是国家4A级风景区。东林寺位于庐山西北麓。庐山处在中国东西、南北交通的中心位置,是历史上政治文化与现代史上五教并存的名山,是殷周以来独步震旦的隐逸文化名山,她是佛教四大名山所环绕的中心,是阿弥陀佛信仰的发源地(阿弥陀佛信仰相对于四大名山的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信仰,处于统摄地位)。
3.大江:东林寺地处长江南岸的九江口岸,位于长江中游的枢纽点,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业贸易集散地。
4.大湖:东林寺位于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点,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艺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