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8月26日深圳消息 中国国民党台南市党部参访团一行三十八人,将于今天下午抵达深圳,与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委开展为期5天的两地政党交流。
中国国民党台南市参访团将在主委庄松旺的率领下,参观深圳的市容市貌,与台商座谈,并与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进行会谈,就开展两地党际交往和推动两地经贸、文化交流交换意见。
为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今年四月二十九日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关于开展国共交流的共识,两党决定,大陆21个重要城市党委和台湾21县市党部全面展开经贸、文教和农业交流,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此一平台除将成立和平与经贸文化两个论坛,定期与不定期举行会议外,也包括智库层级的交流等。
首批国共两党基层交流共有12个县市对口交流,包括宁波市对基隆市,苏州市对新竹市,厦门市对台中市,青岛市对彰化县,深圳市对台南市,福州市对高雄县。大陆方面由各地、市委书记主导,国民党则由各地党部主委领队。 国共两党基层交流第二阶段包括台湾十个县市,第三个阶段包括台北市与高雄市。
厦门市对台中市的交流已于23日展开,青岛市对彰化县的交流也将于明日与深圳市对台南市的交流同步进行。
台南市
台南市位于台湾的西南部沿海,北部、东部与南部大部分地区和台南县接壤,小部分与高雄县相邻,西南濒临台湾海峡。北依嘉义丘陵,河川密布,平均海拔13米。全市面积为175平方千米,辖7个区,人口约68万。环岛铁路、公路和该省17号公路纵贯市区,西部有安平港,南郊有一民用机场,对外交通便利。
台南市是台湾最古老的城市,在台北市作为省会以前,一直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是全省第四大城市。台南市是著名的历史古城,明清时为台湾首府。至今保留着众多的文物古迹。
如赤嵌楼、安平古堡、延平郡王祠(郑成功庙)、武庙、孔庙和被称为台南四大古刹的法华寺、开元寺、弥陀寺、竹溪寺。全市共有寺庙166座、基督教和天主教堂40多座,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庙”之喻。
台南市工业多为轻工业。有较大规模的制糖工业、化学工业和水产加工工业等。商业较发达,有商店22,000多家,公司8,000多家。该市是台湾西南部的产糖中心和水果集散地。沿海有优良渔场,渔产丰富,年产量近6万吨。
深圳市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气温为36.6℃,最低气温为1.4℃,无霜期为355天。年日照时数1975.0个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2.3%。每年5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608.1毫米。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197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606元;到2003年达到54545元,约合6590美元。
深圳为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七分之一,连续11年居大中城市第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中国大陆第二位,世界第四位。深圳机场是中国大陆四大航空港之一,华南航空货运的重要枢纽。
深圳在国际公园协会“国际花园城市”的评比中获100万人口以上级的第一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500佳”。2003年深圳市通过了“国家绿化模范城市”验收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目前全市绿化覆盖面积999.85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84.16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990.05平方公里。水土动态流失面积低于5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170.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8.7%。 内伶仃岛—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全市公园136个,特区内公园41个。
台商投资大陆七分之一在深圳
深圳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台资企业前来落户。截至去年底,深圳累计引进台资企业3142家,实际利用台资38.7亿美元,占祖国大陆实际利用台资的七分之一左右。
深圳市台办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引进223家台资企业,实际利用台资6.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倍。
深圳作为高科技产业投资地的优越性日益显现,许多台资高科技企业把研发基地搬到了深圳。投资收益的高回报则令深圳现有的台商投资呈现节节增长的好势头,去年全市共有78家台资企业增资扩股。
与此同时,早期来深的台资企业的成功发展成为最好的“活广告”。电风扇出口量居全球第七的台资企业深圳威诚电器公司的壮大发展,陆续引来上百位台商来深投资,尤其是10多家风扇生产企业的落户,使深圳出口电风扇占世界四分之一份额。
目前,深圳的台商投资涉及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企业平均规模超过100万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的有40多家,台资企业的盈利面达90%以上。(吴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