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访神农架“野人”张金星:我就是中国的人猿泰山

  时间:2006-08-03 00:53    来源:     
 
 

神农架“野人”张金星

  中国台湾网8月3日湖北消息 长发长须、身穿迷彩装、肩背旅行袋的张金星走在神农架林区木鱼小镇的街道上,迎面不时有人和他打着招呼,看起来他是这里的常客了。作为“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邀请的嘉宾,记者在武汉认识了这位当代传奇“野人”,更有幸在神农架他的“个人工作基地”对他进行了采访。

  所谓的“工作基地”只不过是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个空房间,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架书,其他的地方堆满了他的科考资料和物资。他告诉记者能有这么个地方让他下山的时候落个角已经很满足了。

  张金星,传奇“野人”奇在哪?

  张金星,山西人,原山西晋中地区建筑工程人员。

  1981年第一次自费旅游中国,从此开始对野外旅游和探险的兴趣。

  1987年开始个人徒步探险活动。先后数次跨长江、黄河,登长城,穿沙漠,积累了野外考察经验和兴趣。1989年开始自行车周游全国。

  1992年初到1993年春,历时一年,独自一人骑自行车完成了“奥运在北京”支持北京申奥活动。途经28个省市,行程2万6千多公里。

  1993年秋,开始计划到神农架旅游探险考察。他认为“只有像珍尼古道尔考察非洲大猩猩那样能够,进入野人生存区与他们一起生活,才能发现、研究、它们。”

  1994年秋他一个公民名义正式近入神农架,独自进行自费考察至今。并蓄须明志“不揭示‘野人’之谜不出神农架,达不到目标不刮胡子!”

  此后,他一直居住在神农架无人生存区,为寻找他的梦想不懈努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享受这个过程,我是快乐的。”

  十多年来,写出了数十篇有关野考、生态保护方面的论文、报告,引起了海内外多方关注。

  并掌握了大量珍贵资料。和他交谈他会说“我家”、“我家里人”,而这个“家”就是指“神农架无人生存区”,“家人”指的就是“熊、豹子、野猪,甚至是野人。”

  一个执著的科考奇人

  记者:你一般一次在山上呆多长时间?都吃什么?

  张金星:一般两三个月,需要补给或者有事情就要下一次山。我最喜欢吃粥和野菜。

  记者:冬天也在山吗?神农架夏天的晚上都很冷,冬天更冷吧。

  张金星:冬天在山上的时间更长些,因为那时候干扰少,太冷就没什么人进山,我就可以专心寻找野人的踪迹。

  记者:您的经费都来自那里?  

  张金星:我每年的经费需要八万左右,我自费、朋友资助、国家给一小部分,但这些远远不够,我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帮助。

  记者:每次进山都是步行吧,一次要背多少东西?

  张金星:现在一般背50多斤,搬家的时候就是80多。现在背个100多斤,120来斤还可以,再多就有点吃力了。以前背个一百七八十斤爬山,跟玩一样。(他有些无奈地笑了起来。)

  记者:随着年纪增长,有没有想找一个人和你一起完成你的梦想?

  张金星:如果真能有人和我一样热爱这个野人科考工作当然好,但很难,不强求。我自己是会继续我的工作。

  记者:与妻子离异,也不能享受家庭快乐,后悔过吗?

  张金星:平常人能体会到的快乐我不体会也罢,我现在的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

  记者:那么您真的见过野人吗?

  张金星:当然见过,还不止一次。(说着他从屋子的一角搬出几个长三四十厘米左右的大脚印倒模。)这些都是野人的脚印。2002年的一天,我跟随一些大脚印都一个矮洞里,并在那里发现了这些野人毛发(说着他又拿出了一塑料袋,里面有一个暗红色毛发)。在这12年里,我一共发现了3000多个脚印,100多跟毛发。还有大量的粪便。(很明显谈起野人的张金星认真、严肃了起来。)

  记者:能描绘一些野人的样子和你与他们的交流情况吗?

  张金星:其实野人也就身高两米左右,上臂比较短,大多是红色的毛,能直立行走。我曾经多次与野人相会,他们喜欢跟我,又有点怕我。我觉得现在还谈不上交流,只是他们会信任我,我知道他会在那出现,起码我去他家十次能有三次在家。我给一个老婆婆治过病,还知道他们中有三个经常一起出现,我能和他们相处的很好。

  成为中国的人猿泰山,帮野人争取神农架

  记者:你蓄须明志“不揭示‘野人’之谜不出神农架,达不到目标不刮胡子!”我想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找到野人吗?现在已经找到了,你还有什么目的?

  张金星:我现在发现我当年“找到野人”的想法,恰恰是犯了一个大错误。我已经改变了找到野人这个初衷,我现在是要帮他们说话,为他们争取神农架这个地方。

  记者:为他们争取神农架这个地方?

  张金星:对,我觉得他们希望我帮他们争取生存的权益,帮他们争取到神农架这个地方。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把神农架还给野人,不仅是这3000平米的保护区,而整个神农架林区。

  记者:您认为神农架应该完全与外界隔离?

  张金星:不是隔离,要完全封闭起来。旅游的地方多得很,为什么要到我的“家里”旅游?为什么非要看我的“家人”,不给我们一个最后的栖息生存的净土?

  记者:神农架现在不就是保护区吗?

  张金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谈不上保护,我认为就不该把神农架作为人的生存基地。神农架完全没有按国家说的保护。砍伐啊,生态旅游啊,特别是生态旅游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像开山修路,这个破毁比砍伐还可怕,是无法恢复、弥补的。

  记者:您一直没有公布关于野人的影象资料,您手中有这些资料吗?

  张金星:我现在还不便于公开,我希望在2007年底,通过一定的平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公布一部分资料。

  记者:您认为怎么样的条件是成熟的?你的研究最后始终还是要公布的吧。

  张金星:把野人公开以后不但伤害了我,对野人也伤害了,对神农架也伤害了,我会成为千古罪人。没金子的时候大家还要拼命找金子,现在有了金子,难道会不开采。我不愿为了我一时的荣耀把神农架毁掉,到时候大家都要发野人财,这个地方肯定就不存在了。现在,我和我的朋友,在山里相处很好。我已经怕见人,当然我们朋友不是人;怕出山,怕有人请吃饭。

  记者:为什么怕人家请你吃饭?

  张金星:饭没白吃的,基本都想从我这得到什么,当然朋友不算,我说的是别有用心的人。人和人的交流不像和动物那么简单。

  记者:您不认为神农架和野人是人类共有的吗?

  张金星:错,什么叫人类共有的?人类只是世界中的一小部分,凭什么支配一切,把一切生物和地方都理所当然当成是人类的,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纠正社会上人们的一切归人所有的想法,希望人们放神农架和野人一条路,把这个地方给野人留下来。我希望成为中国的人猿泰山,神农架就是我的地盘。

  后记:

  我最后的问题,在张金星看来显然是犯了大多数人们都会犯的错误,但他说他习惯了,只上希望记者能将他的“正确理念”传播给更多人知道。说完这个倔强而坚持的西北汉子又开始收拾他下次进山的行囊。我虽然不能完全断定他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是否都是正确的,但对他执著的精神还是由衷佩服。希望张金星和他的“家人”生活自由、快乐!(图文 于晓亮)

“工作基地”的一角是卧室

拿着野人足印倒模,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和野人的故事

展示“野人”毛发

收拾下次进山的行囊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