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建筑艺术

台湾各地城隍庙大巡礼(2)

2008-06-05 13:44     来源:闽台宗祠网     编辑:贺晨曦

高雄凤山城隍庙

  凤山城隍庙位于曹公国小后方,凤仪书院西侧,建于嘉庆五年(公元一八○○年),较旧城兴建晚了十二年(公元一七八八年)。在县署迁到新城后,地方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庙,俾与知县分管阴阳两界。至咸丰九年,岁贡生吴春华又重修了一次。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民间深信现世的善恶和吉凶福祸,都由城隍爷来处理。因此,城隍庙内有两种专属文物,一是“你来了”木匾、二是“大算盘”。“你来了”示意人生迟早要向城隍爷报到;“大算盘”即是精细算出一生功过与善恶的表征,见到这两样文物,自然有所警悟。

  此外,庙内另有“城隍爷简介”、“城隍庙创建沿革”,刻于木板上,小巧精致,与一般刻于石碑风格迥异,相当特殊。民国五十六年,地方在绅鉴于本庙年久失修,倾圯堪虑,乃着手重修。昔日之颓垣断瓦,今已成画栋雕梁,内外金碧辉煌,焕然一新,香火日盛。

高雄梓官城隍庙

  梓官城隍庙,位于梓官旧部落的市中心,与公有零售市场毗邻,也跟迁移不久的善化堂并列,是梓官、中仑一带居民的共同信仰中心,也是南台湾的道教重地。这一座城隍庙,创建于清朝嘉庆五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根据记载,这期间,内外部曾经有过二次的整修,以及一度的全面重建,第一次整修时间是在民国二年,第二次修建,则在民国卅六年,而完成全面重建是在民国六十九年,新庙落成之后乃有现在冠冕堂皇的庄严庙观。

  城隍庙的建庙缘起,始于明郑收复台湾,大陆沿海居民纷纷随军来台,聚居于梓官一带平原,自然形成了部落,为求居民平安,精神有所寄托,遂兴建庙宇,奉祀池府千岁,以保境佑民,后因梓官蔡姓与渊官李姓民众,互相发生土地纠纷,凤山县衙束手无策,而由台南府派遣道爷前来平息纷争,并倡议将原池府千岁庙,改奉祀城隍爷为主,以池府千岁为副,而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于是发动捐地,并完成建庙迄今。

  重建后的城隍庙,庙貌堂皇,燕脊石狮,雕栏画栋,古色古香,它结合了现代与传统,极尽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庙顶、檐缘、龙柱、浮雕以及鼓亭、钟楼均甚壮观,平时香火鼎盛信徒众多,威灵显赫,远近驰名,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城隍爷诞辰,善男信女,祈安求福,尤其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世之所称城隍爷、城隍公,城隍侯,均系城隍之尊号,所谓神道者,它所代表的是导人为善、替天行道的正义指标,传说中的城隍,是主司赏罚分明,除奸警暴的神祇,其对教忠、教孝、教仁、教义、启发人类良知的精神意义,相当重大。

南投埔里瀛海城隍庙

 

  城隍信仰始于周礼八腊之祭,为城市的守护神。台湾依明、清之制,地方官府所在地,大多建有官祀城隍庙、文庙、武庙,以借助神道的信仰治理地方、移风化俗,同时展现护国佑民、教化民心、尊孔崇道的精神。埔里于清代因建有“大埔城”,并为“鹿港理番同知分厅”及“中路理番同知”等衙署之所在,所以,埔里南昌街也有颇具规模的城隍庙。    

  根据城隍庙沿革记载,埔里城隍爷可能是明郑成功渡台时所移请的十数尊神明之一,后辗转于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年,由奉命开发埔里的北路理番同知史密,将祂带进埔里。为凸显这尊城隍爷的来历,故特别加冠“瀛海”(即台湾海峡),表示这尊城隍爷是渡海而来的。瀛海城隍进入埔里后,原一直被奉祀在官府到了清光绪13年(公元1887年),才由理番盐运史通判吴本杰拨官银在大埔城内北门街建庙,每年并供给三千石稻谷做为香火钱。此庙后毁于战火,神像被信徒救出寄放在“怀善堂”。

  台湾光复后,接收南昌街日人所建之“弘法寺”,稍加修整迁入,民国五十年改建,庙宇气派宏伟,飞檐三层装饰龙飞凤舞,可惜毁于九二一大地震,只剩后殿幸存。

  
基隆城隍庙

  城隍庙坐落于基隆港边,清光绪13年(1887)由当时仕绅发起捐建,传说本庙所主祀的为清代基隆海防厅长包容,因他为官清廉,所以死后被封为基隆的城隍爷。因此该地之城隍生日为农历8月16日。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