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家谱

谁最早建了沈阳城?前身是辽太祖所建“沈州”

2012-05-02 13:37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石宏

  城墙内侧水泡。

  城墙内侧马道。

  后金攻打沈阳城图。

  贯通东西南北的“地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敞整洁的街路,川流不息的车流……一切一切,无不彰显着沈阳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国际化大都市风貌。然而,作为一名沈阳人,你知道沈阳城是咋来的吗?日前,有关考古专家讲述了沈阳城的形成过程,记者急就撰文,与广大读者共赏。

  建商场 打地基 惊现古城

  1992年春天,沈阳方城内准备建设“东亚商业广场”(兴隆大家庭)。在拆除成片的青砖瓦房后打地基时,考古工作者们适时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结果,考古工作者们惊喜地发现,在距地表7米多深处,出现了一段东西走向的城墙。城墙的西端,向南折入沈阳故宫院内。与此同时,还出土了战国和西汉时期的陶器、货币、建筑材料等文物。考古专家认定,这段城墙,是沈阳古城北城墙西侧的一段。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辽东郡的18个县中,有个“候城县”,始建于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后期,即公元前300年左右。那时,处于河北一带的燕国(都城邯郸),为抵御北方、东方骑射民族的侵扰,曾派大将秦开率领军队向北方、东方拓土开疆,在如今的辽宁省境内建立了辽东郡(辽阳)、辽西郡(朝阳),并在郡之下陆续设县。位于沈阳方城内的古城,南距辽东郡中心辽阳仅有80余公里;北面便是防御骑射民族侵袭的燕国长城。这座古城,是辽阳北部的屏障,应于汉代之前便已存在。

  契丹国 掳民众 建城沈州

  史料记载,大约在汉光帝年间,东北地区的骑射民族放火烧毁了候城县。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把从河北三河、蓟县掳来的民众,安置在这座古城内,并且新建了“沈州”城。当年,新建的“沈州”城城址与原有的古城城址几乎一致。于是,“沈州”城便成为后来沈阳城的前身。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的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石函记载,该塔位于“沈州城西北丰稔村”;建于辽代乾统七年(1107年)的崇寿寺塔石函记载,该塔位于“州北三歧道侧寺前”,均与沈州古城的方位相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此后直至明代,始终沿用了“沈州”名称。

  沈州头 辽阳尾 合称沈阳

  元代中期顺帝年间,很多骑射民族被征服之后,众多的被俘民众被安置在辽东地区。于是,元代朝廷决定组建管理这些被俘民众的“沈阳路”。元代始称的“沈阳”,是将“沈州”取其“沈”字,“辽阳”取其“阳”字合而得来,当年的行政建制叫做“沈阳路”。但是,“沈阳路”官署却设在辽阳。直到元代后期,才将官署迁到“沈阳路”。

  还有一种“沈阳”称谓由来的说法,是按照我国古代传统地名命名“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规则推论,因为“沈州”城位于“沈水”(浑河)之北,所以命名为“沈阳”。这种说法形成较晚。

  明朝取代元朝统治后,并未使用辽金时期的“沈州”旧名,而采用了元代晚期“沈阳路”的称谓,叫做“沈阳中卫”。

  逃民归 将士留 人口剧增

  历史车轮旋转到明代以后,洪武十九年(1386年)八月,明朝诏令,设置“沈阳卫”制,领5个“千户所”。后来,又在沈阳东北40公里处的贵德州(抚顺高尔山一带)地界设置“抚顺千户所”;在沈阳北20公里处的蒲河镇设置“蒲河千户所”。其余卫所分设于沈阳西部、南部。这次设“卫”,标明明代朝廷已经确定了“沈阳护卫都司”镇守边墙的战略地位。

  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月,“沈阳卫”佥事(明代“提刑按察使司”官员,负责巡察)高家奴,奉命调查、甄别元末战乱中,为避战祸的逃民人数,并请求他们遣返家园。佥事高家奴还通知民众,朝廷决定在辽阳开放“马市”,欢迎大家前来交易。不久,4万余户逃民返回沈阳。这座古城顿时人欢马嘶,热闹非凡。

  同年七月,明军粉碎了元军残部设在榆林深处、养鹅庄、一秃河的三道防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年九月,明将冯胜押送元代降将前往京师途中,不少老弱病残、眷恋北方的将士及其家属,留在了沈阳居住。同年年底,朱元璋诏令:凡是将官、校官,自洪武四年以来,一直守护辽东有功的,“千户”晋升为“指挥”;“百户”以下的官员均有不同升迁。史料记载,这次得到晋升的辽东官员,共计275人。其中,不少官员连同家属一道,留在了沈阳或周边区域,实行屯田。于是,便留下了如今的“姚千户”、“刘千户”、“李千户”等地名。

  明朝初期的沈阳,人口剧增,“卫城”地位的确定,使这座古老的城池焕发出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指挥使 固城防 改建城墙

  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辽阳人闵忠,来到沈阳城走马上任,担任了“沈阳中卫城指挥使”(县令级别)。当时,“沈阳中卫”还是夯土城墙。闵忠上任后,立即向明代朝廷上奏,奏请改建城墙,增加城池的防御能力。朝廷获准之后,闵忠随即着手改建沈阳城墙。

  改建后的城墙四至范围,与元代“沈阳路”城墙变化不大,即均在如今的东、西、南、北四条顺城街路范围之内。尽管改建后的城池规模并未扩大,但却有城、有池结构严谨,与中原地区传统城池结构无二。改建后的城墙周长9里零30步(一步约合1.2米),四边长度均等,呈正方形。城墙高为2.5丈,上宽一丈有余,可通行军旅、架设炮械。城墙下宽两丈有余,横截面呈梯形,基础稳固坚实。城墙外设有两道护城河,第一道宽3丈、深8尺,周长10里30步;第二道宽3丈、深8尺,周长11里有余。两道护城河均引用了浑河之水,但不行船,只是用于城垣外围屏障。城墙四面各设一座城门,东门为“永宁门”;西门为“永昌门”;南门为“保安门”;北门为“安定门”。

  4座城门之外,均面临两道护城河,分别架有浮桥或吊桥,可关闭、开启,既方便商旅、市民出入,又有利于城防。此外,闵忠还在城外南侧另设了“南关小城”,作为“沈阳中卫”城池的军事互动设施。城东1里处,还设置了军教场;城西北设置了军草场、递运所。由此可见,“沈阳中卫城”的结构,主要是出于军事卫戍功能的需要。

  闵忠改建沈阳城墙的一大功绩便是:将夯土城墙改建为砖石城墙。改建城垣时,虽然墙体被加宽加厚,但原有的板筑夯土墙体并未取消,只是在原有夯土墙体外侧包砌上青砖,最终形成了砖城墙。城墙内侧,则以条石为基础,上面采用块石垒砌为墙壁。城墙顶部以青砖铺面,外设箭口,内设城堞,错落有致。各个城门一改辽金时期“沈州城”以大栅栏为城门的结构,各个城门均起拱券,城门门扇内外铁皮包钉,插门的圆木十分沉重,须几名士兵才能搬动。各个城门之上均建有门楼,供士兵昼夜守望。

  十字街 留遗迹 追忆明城

  历时一年,“沈阳中卫”城垣改建工程竣工。当年,一座全新的军城在辽东拔地而起,令沈阳军民欢呼雀跃。当年,“沈阳卫城”经蒲河、懿路、嚣州(铁岭),可直奔“三万卫”(开原北);又可连接抚顺;南距都司辽阳仅百余里之遥。与此同时,明代朝廷将“三万卫”置于开原;将“铁岭卫”置于奉集县(苏家屯区陈相屯镇附近)。“沈阳中卫”与这些卫城,加之都司治所辽阳,构成了完整的明朝辽东戍边卫城体系。

  在改建沈阳城池的同时,闵忠还将城内东西、南北相对等的中心交叉十字大街重新扩建,分别通达四座城门。如今的沈阳故宫红墙北面那条街,便是“沈阳中卫”城内东西走向的大街旧址;通天街、铜行胡同的那条街,既是当年贯通城内南北大街的遗迹。

  史料记载,当年城内十字大街两侧,遍布衙署、庙宇、商铺,繁华鼎盛。数条东西向的胡同,与南北向的街道交叉,又形成若干个里坊方格,此间,便是民宅四合院所在,“沈阳中卫”城的居民们,便悉数居住于此。“沈阳中卫”城基于元代“沈阳路”城。“沈阳中卫治所”衙署,设在城内东南,即元代“沈阳路总管府”旧址。当年的经历司、镇抚司、备御司等衙署也设在这一带。而军储仓、预备仓、钱帛库、军器局等部门,则分别设在城内东南、西北、西南各处。

  200多年后的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明朝廷又下令,将沈阳城垣的北门“安定门”重新加固,并改名为“镇边门”(俗称“九门”)。明朝统治者们万万没想到,明朝末年,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改朝换代的过程,就是从“沈阳中卫”这座城池开始的。

  至于后金迁都沈阳,皇太极重修沈阳城,将四门改建为八门,并保留“镇边门”(九门),将“十字街”辟为“井字街”,以致最终形成如今的沈阳方城内格局,记者曾多有文章表述,故不复赘言。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