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寻根图片

澎湖天后宫主任委员:妈祖牵线让我在泉州寻根

2011-01-21 10:02     来源:中新网     编辑:徐维彬

  资料图:2010年10月16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祭妈祖大典,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岛重现,两岸妈祖宫庙负责人和当地数千名渔民,同海内外近万名游客参加了海祭大典,场面宏伟庄重,展现了妈祖信俗的独特风采。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中新网泉州1月20日电 (苏巧凤 孙虹)台湾澎湖天后宫主任委员杨国夫带着4名“制龟”高手到福建泉州,协助泉州天后宫制作3.5万斤的大“米龟”。在20日的采访中,他透露,祖籍福建泉州的他,正和家族中的长老们商量回泉州寻根。

  “托妈祖的福,让澎湖天后宫寻到了祖庙泉州天后宫,也让我开始了在泉州寻根的历程。”杨国夫说,自己1990年第一次跨海来泉州天后宫做两岸宗教交流时就有了寻根的愿望,此后率妈祖信众到泉州天后宫进香、接待泉州妈祖回访澎湖、制作“米龟”为两岸民众祈福……在与泉州的密切交往中,寻找祖籍地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澎湖与福建一衣带水,澎湖民众中绝大多数是福建移民。杨国夫介绍说,自己父亲本姓郑,是家中老幺,因为家里困难,被送到杨家抚养,随养父姓杨,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杨姓已经在漳州东山寻到了根,郑姓寻根还在努力中。

  “澎湖历史上曾隶属泉州府,80%澎湖民众祖籍泉州,据族中老人们介绍,郑姓的祖辈也正是从泉州渡海到澎湖。”杨国夫说,自己多年来一边致力于泉彭两地宗教交流,一边努力寻根,但是由于资料缺失,祖辈渐渐离开人世,寻根的线索一断再断。

  “我们现在正举全族之力,发动亲友帮忙寻找资料,未来可能以整个宗亲的名义组团到泉州寻根。”杨国夫表示,等资料搜集完整后,宗族还可能委托国台办帮忙寻根。

  也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热爱,杨国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泉彭两地民间交流,2002年7月24日,他带领澎湖天后宫进香团通过台湾海峡直航泉州,开启了海峡两岸“小三通”宗教直航的“破冰”之旅,打开了泉澎两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杨国夫不但见证了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发展历程,也大力推广泉州乃至闽南传统文化,此次受邀来泉州制作大“米龟”,就是希望通过活动将“乞龟”这种源自泉州、发展在澎湖的元宵民俗活动发扬光大。(完)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