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名门望族

“制药无人见,亏心有天知”——厦门中药行业老字号揭秘

2008-09-18 13:54     来源:厦门晚报     编辑:贺晨曦

尔等儿孙不得庸医误人

正和国医旬刊广告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厦门正和药丸行编印了一期纪念刊,纪念其先祖陈则逸研制正和六味地黄丸300周年。

  陈则逸,同安莲花社人氏,自小聪明颖慧,饱读诗书,族人都预测他参加科考必将名列榜首。没想到几年过去,连个秀才也没考上,遂对仕途心灰意懒,萌生“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念,从此熟读医书,立下“以仁心仁术济世救民”的宏愿。行医过程中,陈则逸逐渐发现:诊者医术再高明,没有良药也是于事无补。而同样的药方,不同的药材和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疗效也大不相同。

  其后,陈则逸开始医、药兼顾,亲自为前来求医的病人配药、制药。明崇祯五年(1632年),陈则逸的正和药丸行正式开张。正,取正大光明、诚信无欺之义;和,取和衷共济、和睦融洽之义。正和药丸行炮制的中成药均选取地道药材,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炮制,决不偷工减料。

  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原为治疗小儿发育不良的平和之方。陈则逸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对药方中六种原料的分量加以增减,研制出具有滋阴补肾疗效的正和六味地黄丸,对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有明显疗效。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正和六味地黄丸名声大振。

  陈则逸逝世之前留下遗言:尔等儿孙医术不精,不得为庸医误人,可以制药为业。制药亦无诀窍,不自欺,不欺人,就能制出好药。

  陈则逸的后代从此不再行医,专心以制药为业,并将祖先遗言“制药无人见,亏心有天知”作为店训。

制药过程严格遵照古制

民国二十五年同人月刊的正和广告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占领并开始经营厦门;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底定后,厦门岛成为福建水师提督驻地;翌年,清廷在厦设立闽海关,厦门岛成为沿海和对台湾贸易的通商口岸,崭新的小城充满了勃勃商机。

  清乾隆中叶(1765年前后),正和药丸行迁往厦门岛港仔口街(今镇邦路与升平路交界处)。(据现有史料,港仔口街始见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即1766年编纂的《鹭江志》,参考相关史事记载及有关人员口碑资料,权将正和药行在厦门岛的创设时间定为清乾隆三十一年前后)。

  当时的厦门岛市面繁华,商铺林立,竞争十分激烈。正和药行恪守店训,严格按照祖先流传下来的方法挑选药材:山药要淮安出产的,丹皮必定出自凤凰山,蜂蜜一定选用花蜜;所有原料不仅要是上品药材,使用前还要经过精心挑选,发霉变质的决不使用,即便是稍有受潮,也要挑出晾干或烘干。炮制过程也坚持遵照古制:蜂蜜要煮成贡缎色,党参要用龙眼干汤两浸两晒两炊,熟地则要九蒸九晒。正和药丸饱满坚实,富有光泽,令人一看就知道炮制有方。正和六味地黄丸由于配方独特、工艺讲究,可以泡开水或盐水饮服,泡开后的药液呈琥珀色且气味芬芳,使服用者免除了吞咽药丸之不便。

  到了清同治年间陈岳主持店务时,正和药丸行不仅在厦门岛站稳脚跟,而且打开了漳州、泉州、台湾等地的销路。陈岳的儿子陈朗山、孙子陈文明主持店务时,正和药丸开始畅销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在当地华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炮制工艺
对内并不保密

正和在《江声报》的广告

厦门日报1958年5月1日正怀联合药厂广告

  正和药丸行的药丸处方和炮制工艺对外保密,在店内则是半公开的秘密。老板屡屡告诫店员:处方、工艺没什么好保密的,制药关键在于用心。谁像正和这样用心制药,一定会做出好药。做出好药,就等于捧上金饭碗。

  但是,有人对这番表白并不以为然。民国十四年,两个从正和药丸行退职的人员与一日籍台湾浪人相勾结,开设了一家名为“真和”的药行,专门模仿正和的产品,不仅品名一样,就连包装也如出一辙。模仿者原想借此发财,没想经营三四年之后,亏损上万元,不得不关门了事。为了不让“真和”模仿正和的产品外流影响声誉,正和药丸行花了一大笔钱将“真和”药行的货底全数收购,付之一炬。后来,又有人盗用正和药丸行的商号、商标,生产假冒正和药丸销往台湾,起初获利颇丰。正和药丸行得知此事后,呈请当局查办,假冒者落了个畏罪潜逃的下场(参见《厦门工商史事》轶名著《“正和”六味丸》)。

  1938年5月厦门沦陷,正和药丸行迁往香港。1945年8月厦门光复。翌年10月1日,正和药丸行重返厦门,在镇邦路46号重新开张。

  1956年,正和药丸行与怀德居药铺共同组建公私合营正和怀德居联合制药厂;1958年,正和怀德居联合制药厂与厦门医药站制药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厦门制药厂;1965年5月,厦门制药厂中药车间从制药厂析出,与思明制药厂共同组建为厦门中药厂。此乃后话,不再赘述。

素负盛名怀德居

老市区的怀德居旧址

怀德居国医旬刊打假广告

  有二百余年历史的国药老字号在厦门岛素负盛名,老厦门熟悉的大珠碧惊风散,专治小儿惊风症,旧时为家家户户必备之药;另一味中成药大七厘散,专治内痨外伤,为伤科良药,两者均为著名药铺怀德居首创。

  大珠碧惊风散的创制人为郭斐然。郭家祖籍河南,祖上以打拳卖药为业,对武术和中草药颇有研究。明嘉靖年间,因家乡遭饥荒,郭家辗转流落到福建,最终在龙溪县落籍。由于世代相传,到郭斐然这一代时,郭家研制的中成药已经小有名气。尤其是治疗小儿惊风和七痨八伤,可以说是屡验不爽。

  清康熙末叶(1702—1722)(民国十五年厦门警察厅卫生局国药店登记表载明:怀德居开办历史为200余年,据此上推为清康熙末叶创办),郭斐然从龙溪到厦门岛上卖药。当时的岛西南部最热闹的地段石埕街(今大同路、大元路一带)有一座供奉海神妈祖娘娘和医神吴本的庙,称为怀德宫。吴本是宋代的一个道士,在海沧青礁山中炼丹,并为附近村民诊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逝世后被推崇为医神,民间称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岛上供奉吴真人的宫庙有30多座,怀德宫为其中之一。

  清乾隆年间的厦门岛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商埠,但岛上人口多达16100余户、八九万人,大部分聚居在厦门岛西南部方圆不到五公里的狭小区域,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都相当恶劣,因此时常有疫病流行,怀德宫之类的宫庙的香火总是十分旺盛。道光版《厦门志》在记述岛上的风俗时写道:“乡各祀一神,家各祀一神,有病则以肩舆抬之向药肆取药,颠簸而行。神长不过尺许,皆属不经,虽官禁不止。病不延医而诣神,死而无悔,亦闽俗最愚之恶习也。”(《厦门志》)郭斐然从中看到岛上对于药品的巨大需求,与药贩陈裕记合伙在怀德宫附近租了间房子开设药店。顺应当时广大百姓的社会心理,药店定名为怀德居,取缅怀、继承吴真人崇高医德之意。

  怀德居开张后,郭斐然将郭家传统的特效药小儿惊风散进一步提高,定名为大珠碧惊风散,与大七厘散作为怀德居的主打名药。值得一提的是,怀德居根据厦门为华侨进出境主要港口的特点,精选20多种中药材,研制出“药制橄榄豉”,专治晕船晕车、风寒感冒、醉酒积食等症。不仅成为出国华侨旅途自用、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成为许多岛民居家必备的佳品(参见《厦门工商史事》马达著《“怀德居”老药铺》一文)。

  民国期间,怀德居先后由陈家的后人陈武福、郭家的后人郭金全负责经营,店址先后设在繁华地段的港仔口、中山路、镇邦路。1965年,怀德居的传统中成药的品种和生产工艺移入厦门中药厂。

  文/图 李启宇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