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家族故事

《西宁惊现百年老宅》一文追踪 百年老宅暗藏秘密

2008-10-20 13:00     来源:西海都市报     编辑:贺晨曦

 

  青海新闻网讯 西宁的百年老宅经西海都市报报道后,读者一直很关注。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了这两处老宅的秘密。

  10月19日,记者根据老宅主人袁兆祥提供的线索,找到了他的叔叔袁丛德。袁丛德说,因为他的祖先是随军的一名铸造工匠,还有些军功,当时的地方官将没收来的老宅便宜卖给了他的祖先。1958年,他们将老宅原来的四扇门和木制方格式窗户及房子墙面改装了一下,祖先们有没有修过这个房子他们就不知道了,他还记得当时的门头处还有精美的雕花。他听他的爷爷们说,这个房子所用的木材全是本山本(就是当地的松木)。老人回忆说:“我听我爷爷说,当时南北山都是大森林,南山上的松木林很大。有的松树很高、很大。具体的可以从家谱上知道。”老人说完后,又带记者来到他弟弟袁承德家。

  “承德,把家谱拿出来,让记者看看。”袁丛德对他弟弟说。袁承德将一个红布包裹放在桌上,里面有一本包装精致的家谱。于是,“湟中袁氏家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从这本家谱上记者了解到,袁丛德老人的先祖是南京竹子巷人,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随军来到西宁,专为军队铸造箭头、矛头等军队兵器配件。后来因战争基本平息,一部分家族成员就在西宁定居,住在观门街的这所老宅里。铸造的手艺也从军用转到了民用,这所老宅也就成了他们祖传铸造业的作坊和住宅。到康熙31年(公元1692年),袁丛德的先祖袁起才在此居住,袁起才已是他们家族的第五代子孙。袁丛德家保存的“湟中袁氏家谱”就从这里开始,有了有名的“袁炉院老铧”的前身。“铸造技术是我们家祖传的。铸造出的犁铧、铁锅、教炉(香炉)、火盆、煨炉、大钟都很出名。”袁丛德老人自豪地说。

【订阅新闻】 【